[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青海民族大学 预科教育学院
一、历史沿革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始建于1950年,从1958年开始招收民族预科生,最早拉开了青海民族预科教育的序幕。学校先后易名为青海民院第一附中、青海民院附中、青海民族中学、西宁市十六中学等,1979年恢复为青海民院预科,1995年在全省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办为全省高校大预科。2002年省教育厅批准增挂“青海民族高级中学”牌子,2005年6月,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预科教育学院,2009年10月,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2016年1月,成为青海省预科教育基地,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是一个二级法人单位,单独划为“预科校区”(即金桥校区),承担着为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任务,同时开展民族高中教育,其生源全部来自省内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青南地区的学生占一半以上。学校占地面积53.35亩,教学用房 7722平方米、生活用房12261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981平方米,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
二、人才培养
创建于1950年的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60多年来已经为全省高校和社会输送了1.8万名少数民族人才,涌现出了政协全国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桑结加,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会长夏铸等一批杰出校友,还有一大批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公务员、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的专家学者以及活跃在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已经和正在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民族预科教育经验,建立了适应民族预科生特点的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保障机制,构建了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监控、校园文化在内的完整培养体系和教学保障体系,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习惯特点,建立了一套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建立了一支从事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5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4人,他们多年从事民族预科教育,忠于民族教育事业,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注重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教学效果显著,取得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成果,深受少数民族学生的信赖。2001年以来有40多人(次)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奖励,公开发表论文130余篇。目前在校生1282人,其中预科生1092名,高中生190名,2010以来先后接受玉树转移安置的高中生150人。
三、办学传统和特色
近年来,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在总结办学经验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2011年起实行分级教学,建立了动态管理和竞争激励机制,有效促进了学风转变。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并聘请预科教育客座教授,在开放办学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10年以来派出10余人次参加了全国民族预科教育论坛、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青海民族大学与台湾地区教育机构的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创先争优活动评选表彰 “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能手”2名、“师德标兵”2名、优秀教师2名、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2名、优秀班主任2名;凝练了预科部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构建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推进了学校文化建设。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即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现代文明和身体心理素质,重点培养他们融入社会主流文化,实现从农牧区到城市生活的转型、从民族传统文化到现代文明的转型、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建立了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多次受到高校和省有关部门的表彰。2008、2009、2010年在全校年终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考核为优秀单位,2010年预科部荣获 “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直机关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2011年预科部党总支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受到省委表彰。同时努力建设体现正确办学方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为预科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纪念“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落实“全员育人”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政治学习和其他主题宣传活动深化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基础。
四、办学定位
为高校输送少数民族合格本科生源,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三至五年内建成规模适度、教育质量较高、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藏区双语预科教育基地,为培养双语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在民族预科生和双语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切实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双语兼通人才;二是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三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办学理念
为高校输送爱学习、善思考、品行好、有后劲的少数民族合格生源。
六、人才培养目标
政治坚定,品德优良,语言过关,专业适应能力强,学习后劲足,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担当重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民族人才。
七、教风
敬业、爱生、立德、笃志
八、学风
笃学、勤思、明德、自强
九、工作作风
敬业奉献、严谨务实、廉洁高效、服务育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广大师生决心以荣誉为动力,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以培养优秀民族人才为己任,坚持改革创新,奏响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和谐青海、和谐校园的主旋律,为建成全省民汉双语预科教育基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园、少数民族学生成才成长的摇篮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