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珠海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概况介绍
计算机学院创建于2004年,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5个专业,学制四年,现有在读本科生3518名。
计算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均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14人,副教授9人,讲师17人,助教2人,博士11人,硕士25人,在读博士5人。院长梁艳春,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计算机应用技术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点负责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欧盟SAT项目评估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欧盟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连续七年(2014-2020)入选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
学生参加2007年第32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铜牌和优胜奖,名列国内非重点高校第二名。在2008年第四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大赛中,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软件组特等奖”。2013年在“第四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JAVA软件开发本科组一等奖。2014年在“第五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总决赛中获C/C++程序设计本科组三等奖。2015年在“第六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总决赛中获C/C++程序设计本科组二等奖。2017年获得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三等奖。2018年参加全国“蓝桥杯”大赛 荣获Java软件开发组一等奖;以计算机卓越人才为骨干的竞赛团队,获得广东省“互联网+”竞赛金牌和全国“互联网+”竞赛铜牌。2020年,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获得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及6个优秀奖。近四年,计算机学院学生共有8人荣获学校“十佳”大学生称号。
2017-2020年计算机学院“十佳”大学生一览表
年份 | 计算机学院 “十佳”大学生人数 | 占全校比例 |
2017 | 1 | 10% |
2018 | 2 | 20% |
2019 | 2 | 20% |
2020 | 3 | 30% |
计算机学院采用“3+1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前3年完成课堂内学习任务,第4年进行生产实习和论文设计。目前,计算机学院共有82家长期的生产实习合作单位。同时,计算机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特伦托大学3+1+1联合培养学生,与米尼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合作,与日本高知工科大学签订公费交流协议,每年选派5名学生到日本高知工科大学访问交流9-12个月。近五年,出国留学50余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培养服务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秀技术人才。
计算机学院现有软件工程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等17个专业实验室及5个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中高档次微机1700多台。 拥有“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等人才培养载体。2016年,成立“国际福祉联合研究中心”,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2017年,承办第三届癌症系统生物学国际会议和龙星计划《肿瘤信息学》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于2017年获得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资助。2018年,承办第一届机器学习进展国际研讨会、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应用峰会。2020年承办“第9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论坛”,院长梁艳春教授主持会议并作题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的特邀报告。
u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u省部级科研平台: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
u市级科研平台:珠海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公共创新实验室
u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优势重点学科)
u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u省级一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
u市级优势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u校级培养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u转型发展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