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商洛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1301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校动态

文化艺术报:商洛学院依托秦岭生态资源 打造一流本科院校

4月14日,文化艺术报以《商洛学院:依托秦岭生态资源 打造一流本科院校》为题,从扎根秦岭山区、弘扬大学精神,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明校园,形成三大鲜明特色、创建一流本科院校三个方面对我校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内容被新华网全文转载。全文如下:

编者按:

商洛学院坐落于秦楚文化交汇地、革命老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商洛市。商洛学院肇始于1976年的“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进入我国内地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之列。

近些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尚教为学 践用至要”的办学理念,依托秦岭生态资源,打造一流本科院校,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轨道。

扎根秦岭山区,弘扬大学精神

商洛学院地处秦岭南麓,校园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身处美丽校园,眺望莽莽群山,俯瞰泱泱江水,呼吸清新空气,伴着悦耳的鸟鸣,使人心旷神怡,超然脱俗,顿时融入到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迷醉于山水园林式的校园环境。

45年前刚建校,学校仅有几间牛毛毡房,“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便是当时学校环境的真实写照。从当初的274名学生发展到目前40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12000余人的规模。回顾商洛学院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一代代师生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的精神才使商洛学院有了今天的成就。

商洛学院党委书记龙治刚对记者说:“优良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一所大学的标志。大学精神不仅要总结过去,还要昭示未来。在过去的45年间,我校师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当学校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发展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解决,需要师生共同完善。发展无止境,我们必须要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必须达到更完美的境界。追求完美,就是‘止于至善’。在学校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的大学精神要不断地弘扬和继承,并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学校转型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商洛学院自建校以来,扎根秦岭山区,为地方输送着大量优秀人才,并成为商洛地区的文化高地。据统计,目前商洛市中小学校长中,有50%毕业于商洛学院;商洛市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中,有60%毕业于商洛学院;商洛市中小学教师中,有70%毕业于商洛学院。

商洛市的发展离不开商洛学院,商洛学院以“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办学定位,践行了学校办学的初心使命。

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明校园

商洛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霄飞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学校以创建市级、省级文明校园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多措并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

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宣传栏30余处,设置电子宣传标语200余条;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举办了“西迁精神”报告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文明礼仪进校园等文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商洛著名作家李育善的散文集《惊蛰之后》研讨会,启动了《贾平凹研究资料汇编》丛书出版工作,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验收。这一系列活动与成果大力推进了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工作,提高了学校及商洛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大力开展文明养成教育。学校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思想、过程、目标、发展导向,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不负青春韶华 争做新时代文明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校党委书记龙治刚亲自为3500余名大一新生讲授大学第一课,校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定期为广大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反对餐饮浪费,厉行勤俭节约”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提倡“光盘行动”,厉行勤俭节约、培养劳动精神、激发使命担当,争做文明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丰富道德文化建设载体。扎实开展“厚德陕西·文明商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举办道德讲堂,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普及道德理念,讲述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培育了良好道德风尚。组织举办“诗礼春秋”国风舞台剧、中秋节诗歌诵读会,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元旦晚会表演传统武术节目、在校园门户网站制作二十四节气大幅图片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传统美德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营造了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

发挥身边典型示范作用。持续选树“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弘扬了校园正能量。学校涌现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唐伟丽,陕西省师德标兵周春生,陕西高校“岗位学雷锋标兵”崔孝炜、王洋、郭耀东、张军,陕西省“最美敬老志愿者”、商洛“十大孝子”王宝珍等一批先进典型。

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组织举办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同筑中国梦、青春献边疆”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举办18场次主题活动,参与人数达到2300余人。2020年,学校推荐报送的《在援疆支教实习实践中涵育师范生家国情怀》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表彰通报。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队建帮“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在网上注册志愿服务队13个,注册志愿者3031人。先后开展了为环卫工人送早餐等系列活动。学校师生连续25年如一日坚持关爱孤寡老人的事迹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九年每周三下午组织志愿者服务慧灵智障儿童等活动,已成为学校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教师王宝珍组织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96次,服务6210人次,个人捐款超过2万元。学校全力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

形成三大鲜明特色,创建一流本科院校

学校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形成“秦岭现代中药资源和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贾平凹研究、秦岭画派等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三大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建成了“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和“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3个大型资料馆室,是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发展道路,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现有1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建成了8个省级研究平台[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为“双聘院士”,有二、三级教授6人,国家级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特支计划”3人、“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6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3人、“陕西青年科技新星”4人。建立了一支以侯洵、徐宗本、樊代明、刘加平、欧阳晓平等“两院院士”和著名作家贾平凹等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兼职教授队伍。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最佳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被省委教育工委、省综治办和省公安厅联合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被商洛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校园”。

当前,学校正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陕西省“五个扎实”要求和“四个一流”实施意见,加快改革发展,奋力追赶超越,为早日建成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