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
一、基本介绍:
本专业为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旨在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与特点,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门人才,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努力成为新时代坚定有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后备人才。
二、培养要求:
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人们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具备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宣传、社会管理工作等领域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管理、新闻出版等实际工作。
三、主干课程(部分)
四、毕业去向
本专业具有完整的本硕博教育资源,经过四年学习,学生可以选择在本校继续深造、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以选择高等院校、党和政府智库、科研机构、基层教育机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招考等途径到政府部门工作;可以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新闻出版、基层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记者编辑、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
五、授予学位类别
法学学士
六、师资风采
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哲学研究所、信息情报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办学,拥有荣誉学部委员5人,学部委员4人;特聘教授12人,长聘教授15人,教学骨干14人,本科生学业导师45人。
此外,学院致力于打造“马克思主义学术名家大讲堂”“学部委员形势与政策报告会”“马克思主义主编论坛”等学术论坛,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江学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学名师等顶级专家作报告,关注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实现师生与知名专家学者的零距离交流。
图为2019年3月15日,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主编,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吴潜涛教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前沿问题”专题报告。 图为2019年4月12日,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炳林教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专题报告。 图为2019年4月19日,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专题报告。 图为2019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原所长李林研究员做“历程、启示和经验:新中国法治建设70年”专题报告。 七、成果展示 1、实施学业导师制,来自社科院的45名教授博导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推进“本科+硕士+博士”资源一体化设计和贯通性培养,建立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制度。组建以社科院名师为带头人、中青年教师参与的教师团队,姜辉、程恩富、辛向阳、侯惠勤等一批领军级专家为本科生上课。 2、推进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备课、联合攻关等,建成“学部委员+学术名家+网络MOOC”系列金课,“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专题课全部由社科院学部委员授课并建成慕课面向全国开放。推动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搭建“学术实践+社会实践+海外实践”人才培养舞台。 3、建立本科生自主学习参与科研活动制度。实施本科生“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举办“领航杯”学生学术征文大赛,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学术团体,举办读书会,申报科研课题及参与校内外学科竞赛与学术交流,实现人人有课题、周周有活动、月月出成果。 图为2019年6月26日,举办“回首百年五四,共话青春梦想”本硕博学生学术研讨会 图为2019年3月29日,谢菏生老师与读书会成员共同研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4、以重大平台为支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建有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高等研究院。 5、深度国际化办学。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20余所世界顶级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形成学期项目与寒暑假项目相衔接、专业课程及文化交流相贯通的多模式、多类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