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简介
农学院是华南农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她伴随百年老校的发展而成长,学术积淀深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
农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稻作科学之父、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院士率先在我国开始了水稻育种的研究,在我国稻作史上第一个用人工杂交法育成了新品种,奠定了作物学科发展的基础。随后,在丁颖院士带领下,先后培育包括“中山1号”在内的100多个水稻新品种,推广达半个多世纪,影响十分深远。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学院并设立农学系。2001年,农学系升格为农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在卢永根院士等带领下,学科建设成效显著,1981年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点均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硕士点;1986年作物遗传育种二级学科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作物学一级学科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得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遗传育种学科1999年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目前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农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成就突出。培养了包括5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1名国家教学名师在内的一万多名毕业生,为我国农业特别是南方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此外,还为东南亚培养一大批留学生。目前,学院开设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以及农学“丁颖创新班”。其中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招收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个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农艺与种业领域的农业硕士。现有全日制学生1325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77人,本科生869人。近五年,一位教师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二等奖、全国作物学科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作为重要参与者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共享精品课程1门。学院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2014级农学丁颖班被评为全国2015年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学院“微团课”思教项目获团中央2015年“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学院团委在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2017级农学丁颖班团支部在2020年获评“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一、二等奖10余项。
农学院在平台建设方面不断完善。目前学院拥有或依托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包括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广州)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科研平台。依托这些重点平台,在水稻、南方大豆、玉米新品种创制、作物高效与绿色栽培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农学院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成绩喜人。主持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在国际顶尖刊物Nature Genetics等杂志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选育作物新品种100多个,建立农业新技术10多项,且新品种和新技术大面积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99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2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82.86%。近5年,学院主持各类项目190项,总经费1.4752亿元,其中国家基金39项,总经费2646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等奖励21项,获得各类发明专利和品种权74项,选育作物新品种54个,发表高水平论文282篇,为服务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学校将作物学列为冲一流优先建设学科。学院将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教学与科研并重,产、学、研协调发展,围绕打造“创新农学、精品农学、活力农学、和谐农学”的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把学院建成国际有影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