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中山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211851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在学校布局建设大海洋学科群,大力发展工科的背景下,于2015年在原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的基础上建立。

1924年,孙中山创办国立广东大学,设立了化学系。1931年,又增设工科,成立化学工程系。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化学工程系随工学院调出,参与组建华南工学院。1994年,学校在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和材料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再次被强调。其后,经复办化工本科专业、获批硕士点,化工学科不断发展,为今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建设大海洋学科群,大力发展工科的战略布局,坚持“高定位、高标准、强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化工学院”的建设目标。通过加强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学科发展体系,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学科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全球著名教育机构QS发布2020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化学工程)显示,我校化学工程全球排名150-200,并列全国第八。

学院面向“海洋强国”战略,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海洋化工高层次人才需求,以创建一流化工学科为目标,建立了以“海洋化工”学科方向为特色和重点,以“化学工程”和“工业催化”学科方向为基础和支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科建设积极向“海洋化工”方向倾斜,力争在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显现鲜明特色。通过建设“化学工程”和“工业催化”学科方向,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及“海洋化工”方向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学院目前拥有各类师资人才52人,其中领军人才2人,中青年杰出人才9人,青年学术骨干36人,助理教授5人,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14人,形成了能较好适应教学科研需要,具有良好国际视野,年轻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秉承人才强院理念,加大“百人计划”各类人才和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的引进力度,加强对领军人才、中青年杰出人才等高端人才的引进,着力构建由高端人才领衔,专任教师120人,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100人的高水平学科队伍,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具有在校本科生390人、学术型硕士生75人、专业学位硕士生104人、博士生65人,已建立起学位层次类别齐全、学生规模结构合理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深化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教学与科研、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五个融合”,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化工人才。

学院本科生培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能扎实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系统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工学科的理论与应用前沿,具备优良的实践应用能力,又能结合多学科交叉知识进一步深造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化工+海洋”学科交叉课程的设置,进一步突显“海洋化工”本科生培养学科特色,强化本科生实验实践技能及仪器设备使用认知能力培养,积极打造本科生培养质量特色和品牌。

学院研究生培养积极构建“扬学科、强专业、聚前沿”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科研思维训练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实施学术型研究生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着力构建有利高质量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需求高度吻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学院建立了健全的“三全育人”机制。建立由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研究生导师、行业企业导师构成的“全员育人”体系,合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本科生班级建设、第二课堂建设等,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学业引领,积极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学院所构建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获评为中山大学“示范性院系”,本科生党支部获批建设学校“样板党支部”,2019年学院团委获评校“五四红旗团委”,化工协会获评优秀学生社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专业实践竞赛中屡获佳绩。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