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湖北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79578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校动态

湖北大学:创建“四轮驱动”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瑜烨教授教学团队启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新闻人才培养“四轮驱动”模式,即“教学—科研—实践—交流”相结合的“四轮驱动、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从课程到课堂、从教学到科研、从思政到践行、从校内到校外、从实训到实践、从考核到社会评价等多要素全流程生态型培养体系。经过10年教学改革实践,产生了较好成效,2019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践行思政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四轮协同”育人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政培养,对新闻人才“四轮协同”培养模式起到育人导向作用,它们之间是一种主导、引领、提升和驱动关系。在办学理念上,进一步强化该新闻观在人才培养中筑基塑魂的重要作用。从宏观层面,加强家国情怀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坚持新闻宣传党性原则;从中观层面,强化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从在微观层面,深化新闻实践和交流活动中的价值观教育,坚持实践和交流的服务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培养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将该新闻观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实践和交流全过程,以其为引领统摄全部教改、课改工作,融通新闻人才专业技能与主流价值观培养。如课题主要参与者胡远珍教授,始终将思政教育建设贯穿于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近年来,她一直深耕于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三全育人”培养模式,在立足课堂、用好课堂、拓展课堂三方面进行深耕,她教授的“广告学概论”课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深受学生欢迎的正能量课程之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政治教育轴心工程,具体体现在“一体系,两课堂,三制度,四联盟”的新闻政治思想人才培养理念。一体系,指建构以该新闻观思政教育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闻理论、新闻评论、新闻采写等核心课程全部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两课堂”一是用“三讲”抓牢校内课堂教学,即讲对、讲顺和讲透该新闻观;二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讲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政教育抢占新闻教学第二课堂。三制度,指主要针对科研方面的改革制度,即把该新闻观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科研”环节之中,具体指“科研导师制”“科研项目制”和“研究中心制”,主要是用思政教育纠正科研中根深蒂固的“奇、偏、怪、歪”的问题。四联盟,主要是为了保证新闻人才培养的实践和交流环节的方向性,具体指“社团联盟”“校媒联盟”“校校联盟”“专业联盟”,整合社团、校媒、学校、专业的新闻思政教育资源。

     重构新闻实务教学环境,建构“两课堂”改革,推行“两课堂”改革,实现思政与实务融合型教学

     落实第一课堂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首先落实第一课堂作为思政课主渠道教学目标。除了选用指定重点教材外,从教学内容上,加大第一课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政课教育内容,推动其走进新闻实践课、操作课课堂。数据新闻与可视化、新闻生产与媒介技术、视频新闻制作、新闻摄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调查与数据分析、广告符号设计等20余门实务课程中,丰富针对该新闻观的教学内容,并与该新闻观课程相融合,形成理论与实力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导下的新闻实务能力实训教学模式,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实务能力实训”模式。

     把第二课堂作为实现思政与实务融合型教学的试验田。在教学方式上,第二课堂主要以发表制、竞赛制、沙龙式为主要教学方式。“四轮驱动”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教学团队负责人张瑜烨教授主讲的“新闻评论”课上抓牢新闻评论写作训练,课下利用该新闻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2014年至今,学生在荆楚网发表评论作品数百篇,在国内相关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5万余篇;2011年至今,学生利用新闻评论、广告实务课、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等专业实践课训练,在全国广告、评论、数据新闻等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近100项;张瑜烨教授主持的新闻评论课“沙龙式”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多次被媒体报道。

     变革科研培养过程,形成“导师制”“项目制”“研究中心制”为特征的科研能力培养范式

     导师制,指学院教师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责任管理,目的是全方位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依托学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进一步制定本科生科研培养目标细则。一是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完成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观读书计划,为科学研究做理论准备;二是每位导师依据学生特点和科研兴趣,建立学生科研档案;三是采取激励措施,促进本科生积极参与导师科研,实现课堂内外融会贯通。导师制极大激发了学生探讨本专业科研问题、提升创新创优的能力。“项目制”,指教师利用自己申报立项的国家、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吸纳优秀本科生参与项目课题研究。

     在项目研究中,重点引导学生按照该新闻观中的实践观、舆论观和新闻的客观性,参加项目调查;同时利用项目中的思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张瑜烨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扶贫传播与革命老区贫困人口社会发展研究”,让学生参加革命老区红安县的红色教育,使学生在科研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研究中心制指课题组教师利用自己成立的校级和院级研究中心,吸纳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中心的研究活动。10余年来,余艳波教授主持的校级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国际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通过每周读书会制度,阅读大量该新闻观的经典著作,在此基础上,寻找调研课题。近年来,研究中心成功立项国家相关部门两个课题,同时立项十几个横向课题经费达200余万元。

     创新内外联培实践方式,重构专业能力评价体系,实现新闻教育知行合一

     创新专业内外联培实践方式有四种:一是强化以校园媒体、实验中心及自媒体为中心的“一级”基础合作;二是加强与湖北省属媒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核心联系,重点打造“二级”全面合作;三是增强与长江中游区域媒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联系,强化“三级”局部合作;四是加强与北上广深媒体、企业、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联系,深化“四级”重点合作。

     改革学生专业能力评价内容,加大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权重。不仅评价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还把学生专业写作能力、新媒体操作能力、软件运用能力、媒体设计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而且加大评价权重。改革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方式,把实践性课程的评价列为现场在线操作考查,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改革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主体,基于第三方媒体或者第三方专门评价机构参与评价。

     依据学院的实践基地和实践合作媒体,形成学院、学校和第三方合作媒体联合评价的评价体系。通过网络平台,将社会评价纳入到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推动学生将课堂所学践行于实践之中。

     构建交流学习生态,创新海内外交流学习模式,解决师生发展动力,培养师生全球视野的开放格局

     师生交流学习问题,是解决师生发展问题的动力,也是整个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发展动力装置。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交流学习的模式主要有“校内文理工学院的交流工程”、“名记者名编辑名专家”进课堂工程、省部共建工程和“拔尖人才游学项目”工程。课题组成员胡远珍教授、余艳波教授、刘宝珍教授、路俊卫副教授、张帆副教授、芦何秋副教授、吴志勇老师在构建交流学习生态、创新海内外交流学习模式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水平,实践成果受到媒体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1年以来,教师自觉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例如:路俊卫老师在“新闻学概论”课程中以学生“说新闻”导入理论课堂,每堂课引导学生评说热点新闻来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带动学生思考新闻报道如何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教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主流价值观,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人民网、《楚天都市报》对课堂“说新闻”予以报道,上级主管部门对学院毕业5年学生的评估调查中,这门课被学院毕业生评为“大学期间对自己影响很深的课程”。在项目检验阶段,2020年路俊卫老师带领并指导学生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发起的全国十校联合“重返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直播活动,该活动通过央视网、长江网播出,在全国高校以及社会产生很大反响,也提升了马克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层次和地位。

     教学成果受到媒体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全国大学生大赛多次取得佳绩,并创立了“全国大学生东湖评论大赛”品牌。2013—2020年,湖北大学作为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参与荆楚网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主办的7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并多次获得评论大赛一、二、三等奖,每年都被评为“最佳组织奖”,活动多次被荆楚网、新华网等媒体报道,产生了较好社会效果。特别是网络新闻评论实训基地的搭建,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了教学效果。

     胡远珍教授的“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成果——“专业课烙上‘德’字印”,在2020年11月被光明网报道;张瑜烨教授的教改论文《网络新闻评论何以主导大学生舆论阵地》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余艳波教授的环境传播研究团队,每年编写的“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传播简报”,多次受到国家环境资源部门好评。

     立足张瑜烨教授主讲的“新闻评论”课程的“东湖评论社团”,被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0)收录为全国大学生名社团。

     总之,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瑜烨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下高校‘四轮驱动’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教改成果经过10年的改革实践,成果应用和创新成效显著,提高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树立了学生正确的成才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明显提升,既提高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养,又提升了教学水平,同时,实践成果受到媒体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