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红河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2021年3月,外国语学院与国际学院合并组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含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另有外籍教师7人。教师当中,博士10人(含在读),硕士56人。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49人。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创办的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时至今日,学院共开办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越南语专业、泰语专业、缅甸语专业、柬埔寨语专业、老挝语专业。在35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坚持走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与国外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同泰国清迈大学、清迈皇家大学、西北大学、玛哈萨拉堪皇家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人文社科大学、太原大学、雄王大学,缅甸曼德勒外国语大学,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老挝国立大学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派送相应语种学生到这些学校学习。与缅甸云华师范学院、越南岘港经济专科学校、泰国尚乐集团等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出国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此外,学院还开设国际留学生汉语班,为来自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的国际学生开设汉语预科学习课程。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学院培养的学生在外语学科竞赛中屡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近年来,共获省级以上奖项40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28项,国家级二等奖50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
学院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与鉴定专家、云南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与鉴定专家、云南省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我院教师在云南省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其中,何爱玲老师荣获“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光荣称号。近年来,学院的科研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项,云南省教学改革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及辞书15部。
学院格外重视学术交流,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民族(地区)院校外语学科高端论坛和第三届中国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多语文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两场全国学术会议。此外,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张维友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冯庆华教授、中国非通用语种教学研究会会长钟智翔教授、中国非通用语种教学研究会越南语分会会长梁远教授、中国非通用语种教学研究会泰语分会会长陆生教授,以及德国学者Joseph Smith教授,瑞典学者Roger Sages教授等二十余名海内外知名学者莅临我院讲学指导。同时,我院刘克强教授多次应邀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做有关语料库语言学及语料库翻译学的学术讲座。学院派出教师到泰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新加坡等国学习和交流。
近年来,学院积极践行“国门大学”建设理念,重点打造东南亚语种专业群,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要和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语言服务人才,在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学院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心为依托,逐步凝炼出“中国古典名著一本多译”及“GMS国家语料库建设及研究”的发展特色,坚持科研反哺教学。由于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上乘,学院先后获批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区域性国际特色对越(越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1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2012年)、云南省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2013年)、云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越南语专业(2013年)。2017年,红河学院申报的《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门大学”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荣获第八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当前,学院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以《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为依据,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谋划“十四五”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