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泰山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72234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系介绍

泰山学院旅游学院介绍

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始建于1988年。三十年来,秉承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地处泰山的相对优势,努力进取,锐意改革,不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日趋鲜明,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的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历史沿革

1987年9月9日,山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泰安师范专科学校开设地理专业,学制2年,1988年开始招生。1987年11月,学校成立地理系筹备组,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于1988年8月正式招收首届学生。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首届学生生源来自泰安、菏泽两地市,共招收学生88名。为适应旅游人才需求迅速增加的形势,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1993年开设了旅游经济专业,此为学校开设最早的非师范类专业之一,当年招收学生38名。1994年1月,地理系更名为地理旅游系。2000年,开设导游服务专业,当年招收学生24名。2001年7月,泰安师范专科学校、泰安教育学院、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泰安电视大学、泰安师范学校五校合并后,校址由文化路56号迁至现址泰安市迎宾大道中段北侧。2002年3月,教育部发文批准建立普通本科院校泰山学院。2004年12月,地理旅游系更名为旅游与资源环境系。2008年9月,旅游与资源环境系更名为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2011年12月,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更名为旅游学院。经过30年的发展,设有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方向)和地理科学3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1个专科专业。目前在校生人数1156名。

二、师资队伍

1988年招生之初,全系拥有教职工14人,来自全国9所高等院校。经过30年的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院教职工人数49名。其中,教授9名,特聘教授1名,副教授16名;博士后3名,博士17名,在读博士2名。教师中拥有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1名,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地理学、旅游管理教指委委员各1名,山东省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山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名、常务理事3名,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理事1名。山东省省级实践教学团队1个(旅游管理),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名,泰安市首届旅游专家顾问2人,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名,泰安市“151岱下英才”人才培养工程第1、2层次各1名。

三、专业建设

经过30年的发展,学院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88年地理系成立之初,开办地理教育专业(专科),面向泰安和菏泽招生,1989年面向泰安、菏泽、东营和淄博招生。1993年开办旅游管理专业(专科),面向泰安招生,是省内设立最早的旅游专业(专科)之一,1996年面向泰安、威海招生。2000年设立导游服务专业(专科),面向泰安招生。五校合并后,200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曲阜师范大学代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招收学生33名。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五校合并后的泰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泰山学院,正式面向全省招收旅游管理本科学生,是学校首批招收本科专业的之一,当年招收学生85名。200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于该年开始面向省内外招生。同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招收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同时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函授本科生。2004年,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共同承担了山东省旅游管理专业“3+2”专升本招生。2005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被山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管理学学士学位授权专业,为泰山学院首批获学士学位授予权的2个专业之一,同年招收地理科学“3+2”专升本学生。2007年地理科学专业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St·Lawrence college)联合招收全日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科),当年招生23人。2015年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招收3+2贯通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2018年入校60人,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全院现拥有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方向)和地理科学3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旅游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省“十三五”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培育专业(2016年)、校首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社会网络评价中,旅游管理专业连续几年名列全省本科专业前茅。有省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3门。近三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4项。先后与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生,累计招生24人。2018年9月,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学院对教研室进行整合,设立了旅游管理、地理两个系。

四、学科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1996年2月成立泰安师专“泰山旅游研究所”,为学校首批研究所之一,其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旅游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2004年6月,成立泰山学院旅游研究所,2005年,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成立后,该研究所部分骨干成员成为“泰山研究院”的核心成员。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许多著名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多次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教授为师生做学术报告。同时,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1993年10月,成立泰山旅游培训中心,1998年10月,该中心成为省内高校中首家山东省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累计为山东省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景点景区培训人员近5000人次。2008年9月,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成立,学院成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2017年,旅游学院确定为学校3+X硕士学位点重点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院确立了“特色发展 服务地方”的学科发展思路。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遗产旅游与保护、泰山研究、旅游企业管理与教育、生态旅游与环境演化等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旅游与资源环境实验室为山东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二五”期间唯一的旅游类重点学科/实验室),泰山文化旅游学为山东省文化厅“十三五”重点学科。2011年被泰安市确立的“泰安市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泰安市确定的全市唯一的“泰安市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泰山旅游培训中心”是山东省高校中首家山东省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累计为山东省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景点景区培训人员近5000人次;“泰山学院旅游规划中心”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上海、西藏、新疆和山东等省市旅游发展规划项目40余项。

目前,学院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含泰山学院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专项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山东省软科学项目8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5项,其他市厅级项目50余项。“十二五”以来,纵向、横向课题经费累计达1000余万元。出版专著10部,主编、参编教材1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20篇,EI、ISTP、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00余篇。获山东省旅游产业创新奖7项、省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其他市厅级以上奖励60余项。

五、实习基地

地理和旅游专业都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院根据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建系之初就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和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和就业的竞争力。一是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二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地理科学专业先后成功开辟了泰山、庐山、张夏—五峰山—灵岩寺、青岛、秦皇岛、西安-蓝田—翠华山、北京等多个野外实习基地,在新泰市建立了三个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旅游管理专业在代表我国旅游发展最高水平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开辟了多家高星级饭店、旅行社、A级景区作为旅游专业综合实习基地,如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五星)、北京建国饭店(四星)、广东银城酒店(五星)、杭州宝盛酒店(五星)、东莞汇景酒店(五星)、常熟天铭国际大酒店(五星)等,另有部分学生曾到新加坡实习;四是成立实习实训办公室,强化实践过程前、中、后全过程的严格管理;五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课程改革。另外,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教师资格和房地产评估师资格考试等。

六、党团工作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向着建设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泰山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党总支按照学校党委安排部署,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和“两学一作”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领导、可靠的组织保证和坚实的思想基础。目前,全院共有教工党员33名。旅游学院先后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度)、省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度)等荣誉称号。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德育系统工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特色活动,不断完善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和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四全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连续三次获得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还建有大学生创青春工作室等基地3个,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百余名学生在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专业竞赛等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