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重庆师范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93981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系介绍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在1954年学校成立时就创建的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2人,博士4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超过90%;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6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重庆市杰青2人,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2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教育部全国初中物理课标组成员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学院现有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50余人;有物理学、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还有学科教学物理、电子信息两个专业硕士点,在校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学院也是重庆市物理学会挂靠单位。  

学院下设物理学系、电子工程系、光电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太阳能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拥有独立的实验楼,实验室面积达到12000多平方米,有教学科研设备5000余万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设有普通物理学、信息光学、近代物理、教学法、传感技术、电子技术、电工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制作、仿真技术、单片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光伏技术、光电检测等2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智能家居、LED封装与测试、风光互补发电、PCB/SMT、光学元件组装、液晶材料制备与检测等专业实训室。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物理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光学工程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申博学科。物理学凝炼形成了“薄膜物理与技术”、“磁性物理与器件”、“非晶态物理”和“纳米物理与器件”四个研究方向;光学工程设立有“光子学技术与应用”、“光电材料与器件”、“现代光学与检测技术”三个学科方向,并且形成了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理论模拟、样品制备与表征、器件设计与优化及技术集成与开发的系统化格局。在激光器技术、光照明技术、光探测器技术及其集成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具有特色与优势;研制的垂直外腔面发射激光器(VECSEL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首次提出利用水溶性铰链材料作为OLED器件的连接层,解决了困扰业界器件连接层需要高温蒸发镀膜的世界性难题。在宽带隙半导体薄膜材料、光电磁功能材料、非晶态新能源合金材料及其磁制冷和紫外探测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特色和优势;制备出磁电一体化薄膜材料,开创了低温合成主族金属硫属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新方法,率先开展二元金属玻璃的合成和宽带隙半导体薄膜材料导电稳定性研究。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光散射成像技术及其在生物传感应用领域的研究具有特色与优势;合成了系列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纳米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并应用于生物分子检测;利用现代光学技术如双频带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实现疾病早期检测,研发了高性能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仪等系列光谱仪器。学院拥有“光电功能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科研平台,还拥有“新型功能材料物性与应用”、“新型能源转化材料与器件”2个市级创新团队

学院长期注重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院获批有一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物理学、一个重庆市一流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个重庆市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建设有重庆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重庆市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学院(系)创建以来,已累计培养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1万多人,为国家和重庆市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学院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学生曾获得教育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还多次获得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超过50%的本科学生都参加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学院还采取模块化、层次化的实验教学并通过开放实验室等举措,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单片机设计竞赛、数学竞赛和“挑战杯”比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和市级奖励。我院毕业生以其思想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等特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五年来,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