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介绍
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简称“文传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写作人才、中学语文教育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新闻传播人才、文秘人才。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4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有1200余人,2013年9月开始接收泰国及非洲留学生。
目前,文传学院共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正高职称教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含在读)7人,硕士23人。2003年以来,学院先后荣获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每2年评1次,其中一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每4年评1次),获厅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50多个,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学院拥有10多个(门)校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教学团队或精品课程。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的主要有:
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
2.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中国语言文学;
3.广西高校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
4.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5.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
6.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
7.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8.自治区级高校教学团队——高素质、多能型写作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9.广西高校精品课程——文学理论。
升本以来,文传学院先后聘请中央民族大学前校长梁庭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炫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唐翼明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戴舫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海虑太教授、河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银建军教授,著名作家东西、鬼子、凡一平、罗传洲、常剑钧、黄佩华、常弼宇、李约热,河池日报社原社长兼总编陈祯伟等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40年来,文传学院与升本前、后的中文系一脉相承,注重培养高素质、多能型写作人才,教学成果丰硕。他们绝大部分成为广西及其余省市各级教育教学部门、新闻媒体和地方党政、企事业单位骨干,不少人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杨东甫、温存超等成为我区知名学者,覃快乐、韦家珩、夏军等成为著名记者,蓝治球成为广东省肇庆市劳模及全市教师学习的榜样……
1978年以来,中文系与文传学院毕业的学子中涌现出了大批在区内外文坛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家、诗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东西(原名田代琳,全国著名作家,现任广西作协主席)、凡一平(原名樊一平,全国著名作家,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广西作协副主席)、何述强(广西著名散文家,现任广西作协秘书长)等,此外还有田湘、杨合、班源泽、蓝瑞柠、谭壮满等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当前,在文传学院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南楼丹霞文学社、堆云文学社等文学社团蒸蒸日上,充满活力。2004年,南楼丹霞文学社被广西高校工委、广西教育厅等四个部门联合授予“广西高校优秀社团”称号;2009年,堆云文学社被语文报社、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大赛组委会等机构联合授予“全国百强人文社团”称号。
2007年,经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批准,文传学院成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红水河文化研究所”,并被授予使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标。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中文系与文传学院多次举办全国、全区性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如“全国黄庭坚学术研讨会”、“桂西北作家群研讨会”、“第四届仫佬族文学研讨会”、“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2008•广西文艺论坛”、“广西生态美学研究暨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第五届广西校园文化论坛”、“南丹土司文化研讨会”、“第四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当前,文传学院在桂西北民族文化、广西当代文学和临桂词派等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优势,在应用型写作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文传学院将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步伐,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宗旨,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