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38257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专业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类专业(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工程五个专业),学生进校2年后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通信工程专业

 一、专业概况

 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广西首批精品专业、优质专业,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该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11人、副高10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40%以上,拥有硕士学位的达90%以上。

 拥有国家级通信示范中心、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和近代通信网络与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本专业具有良好的研究基地,与美国德州仪器、安捷伦、华为、中兴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有一批校企合作实验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和教学实验室体系。

 该专业含通信网络方向和信息传输方向,学科特色突出。社会需求大,就业环境好,已形成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在电子信息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深受社会广泛好评。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需求,能在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工程人才,毕业5年左右有获取中级职称的能力。具体目标:

 1、能够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运用工程数理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和管理,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

 3、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活动中,综合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简要说明)

 通信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需求,能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师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能够综合运用专业及相关知识,解决通信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对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并在工程实践中遵守法律法规。

 3、能够评估通信工程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

 4、能够融入或带领团队进行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工作。

 5、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自主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跟踪国内外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模拟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信道编码、射频电路及CAD技术、扩频通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6.5学分+创新创业积分。包括:(1)大类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实践环节、大类任选课。(2)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实践环节。(3)创新创业课程部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

 一、专业概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于1993年,为广西高校首批本科十个精品专业之一、广西特色专业、广西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广西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所属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为广西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名,广西教学名师2名,教授9名,副教授15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20名,获得博士学位教师15人。科研成果突出,近三年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5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开发等省部级项目25项。在目标探测、卫星导航、信息处理、音视频和图像的处理与传输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完善的教学平台,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并与国外著名企业合作建立共建实验室,与多家公司合作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毕业实践提供全工业化的实习环境。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就业区域主要分布珠三角地区和广西区内,就业行业分布于信息通信、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每年有约20%左右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需求,能在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工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师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能够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运用工程数理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2、够跟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和管理,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

 3、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活动中,综合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5、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简要说明)

 该专业学生重点学习信息获取、信号传输与处理、智能信号处理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具备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改造电子电路及信息系统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5、解与电子信息领域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创新系统实验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1、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6.5学分+创新创业积分。包括:(1)大类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实践环节、大类任选课。(2)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实践环节。(3)创新创业课程部分。

 3、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专业概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是广西“十二五”规划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广西区“无线宽带通信与信息处理”和广西高校“微波光波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融合学校在通信、信息、电子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微波射频技术、光电子及应用技术、电磁波与天线技术、光通信技术等特色突出、具有明显行业优势的科学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2名,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具有博士学位1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

 现有微波技术实验室、电磁场实验室、RF电路CAD实验室、射频电路仿真实验室、光电子及应用实验室、微波暗室、天线与射频研究中心、光电技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米,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000万元,2010年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共建“射频测量”实验室一个,并在广西区内外企业建立了多个学生实习基地。

 本专业含天线与射频、微波通信技术、光电子、光通信等方向,学科特色突出,社会需求大,就业环境好,已形成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桂电前茅,在95%以上,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电子信息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深受社会广泛好评。除了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外,毕业生主要到电子信息及通信领域企事业单位、研究所、部队、高校等单位从事专业方向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需求,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工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师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够适应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融合工程数理知识和电磁场与微波、光电子技术专业知识,提供复杂工程项目的解决方案。

 2、够跟踪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和管理,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

 3、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电子科学技术工程活动中,综合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5、全5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简要说明)

 主要学习电磁场和光电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悉微波通信系统、光电子和光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和软件应用与开发能力;

 2、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系统的与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5、与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现代光学工程、信号与系统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磁场、微波技术、光电子学、光通信技术、光电器件与系统、电波传播与天线、微波电路及CAD技术、微波通信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实习、生产实习、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43周。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光电子学实验等、现代光电信息处理实验、光通信技术实验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1、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7学分。包括:(1)大类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实践环节、大类任选课。(2)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实践环节。(3)创新创业课程部分。

 3、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专业概况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微电子学专业,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是国内高校中率先设置的本科特色专业,2013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更名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且依托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于2013年成为“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微电子技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一门高科技应用性学科,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核心,被誉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心脏和高科技的原动力。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名、中级职称教师12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23名(其中博士12名,海外博士博士后经历3名),研究生导师16名,博士生导师1名。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各1名,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广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2名,广西八桂青年学者1名,广西特聘专家1名,欧洲玛丽居里学者1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电路工艺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建立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Cadence实验教学平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教学平台及集成电路工艺平台,侧重于工程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与多家公司合作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毕业实践提供全工业化的实习环境。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大部分在外资、合资及国内著名电子制造企业工作,在广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电子制造行业享有良好声誉。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需求,能在集成电路产业和电子信息等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毕业5年左右有获取中级职称的能力。

 1、够适应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综合运用工程数理知识和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专业知识,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2、够综合运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专业知识,解决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承担相关技术或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维护和管理工作。

 3、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技术活动中,综合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5、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简要说明)

 主要学习物理学、电子技术、电路与系统设计和微电子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与系统的基本设计原理及应用技术,接受专用集成电路与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所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具备熟练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2、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系统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握基本的工程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实现工程设计的能力,并且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5、解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微电子技术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半导体集成电路、VLSI设计、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现代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机械工程训练、电子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工程设计实践、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微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半导体物理实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IC设计基础与实践实验、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1、合德育培养要求。

 2、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176.5学分+创新创业积分,包括:1)大类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实践环节、大类任选课。2)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实践环节。3)创新创业课程部分。

 3、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导航工程专业

 一、专业概况

 卫星导航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和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围绕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需求设置导航工程专业,依托“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广西重点实验室,建立“导航实验室”、“多系统融合实验室”、“惯性导航实验室”等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促进导航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导航技术发展的需要,是广西培育高新企业和优化广西产业结构的需要。

 本专业专任教师23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0人(43.4%),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教师17人(73.9%),是一支实力雄厚、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共获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广西区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多项。具有卫星信号模拟器、微波矢量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多通道数采集系统等高端仪器设备,总值1360余万元。已经与广州750厂、桂林长海、海华电子企业有限公司、中电54所、海军测绘所、深圳中冀联合通讯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展开了校企合作,以满足本专业学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需要。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需求,能在导航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师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够综合运用专业及相关知识,解决导航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对导航领域的复杂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2、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并在工程实践中遵守法律法规。

 3、够评估导航工程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

 4、够融入或带领团队进行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工作。

 5、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自主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跟踪国内外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毕业要求(简要说明)

 主要学习导航与定位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系统分析与综合应用的基础理论,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具有导航终端定位、授时、测速和测绘操作的能力。所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2、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备设计与实施导航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改造导航与定位系统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5、解与导航工程领域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导航与定位技术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电磁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卫星导航原理与方法、信息论与信息编码、DSP原理及应用、卫星导航应用、扩频通信(双语教学)、多系统融合技术、惯性导航原理及应用、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测量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机械工程训练、电子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43周。

 主要专业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A实验、物理实验Ⅰ—Ⅱ、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卫星导航原理与方法实验。

 五、毕业合格标准

 1、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7学分+创新创业积分。包括:(1)大类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实践环节、大类任选课。(2)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实践环节。(3)创新创业课程部分。

 3、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