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介绍(北海校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电子信息学院以发展北部湾经济建设为契机,继承学校电子信息类优势学科,突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办学特色,目前有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五个高职专业。学院有博士点1个,硕士点1个,有博导2人,硕导6人,拥有高级职称10人,拥有博士学历教师6名,教职工硕士占比95%以上,目前在校学生2700余人。
学院现建设有面向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电子信息特色微企式训练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设备总投入1700万元人民币,包含基础技术实验实训平台、微格实验实训平台、微企实验实训平台三部分,打造微企式训练教学环境,实现“微企训练体系科学化、微企训练模式微格化、微企训练装备现代化、微企训练环境开放化、微企训练资源共享化”,形成了一个与电子信息行业协同适应的特色突出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注重校区合作,与知名企业建立3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得在校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还聘请企业优秀的工程师来到课堂为学生上课,企业课程项目新颖,学生反应热烈。其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贯通,双体系融合,‘微企式’引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获得2017年广西区教学成果特等奖,受到同类高校的一致认可。
电子信息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坚持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重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目标,以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为手段。抓住四个“建设”,即紧跟学科建设,狠抓专业建设,注重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以全面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全院教职员工正以“团结、务实、高效、创新、发展”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教风,立足北海,面向北部湾发展,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点建设为导向,努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学科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为把学院办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并在相关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而奋斗,为国家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息采集、传输与
处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设计、开发和应用相关软硬件系统的能力,能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支持、制造及应用、管理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以电子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通信技术为工具,注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交叉性学科专业。培养在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具备宽厚理论基础,具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全流程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在海洋信息处理方面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的宽口径、综合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素质和软硬件综合设计开发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FPGA技术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DSP原理与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子认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实习、FPGA技术综合设计实训、单片机综合应用设计实训、物联网综合设计实训、基于DSP平台综合设计实训、专业方向综合项目设计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毕业合格标准
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分
五、标准修业期限与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胜任电路设计、嵌入式开发、数据与图处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工作适应能力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与赞誉,有志深造的学生可以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
一、专业概况
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以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特色优势专业为基础,坚持我校十三五规划“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依托自治区教育厅项目“电子与信息工程特色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资源,秉承“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工程应用,服务地方”的教学理念,突出行业和民族特色,围绕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课内课外,科教相融,校企协同”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创新,不断将行业的最新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本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素质和软硬件综合设计开发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通信电子电路设计、通信网络维护、水声通信及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工作适应能力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与赞誉,有志深造的学生可以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拥有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专业教师占41%。目前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配备了充足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与各类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多个长期合作的学生实习基地,为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40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6篇,出版实验教材和自编实习指导书70多部,出版专著或教材26种,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获奖多项,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1项、自治区级9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模拟电路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息通信系统、信息网络及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及宽带网络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网络运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能在现代电信及通信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支持、制造及应用、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该专业培养学生在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具备宽厚理论基础,具备信息通信系统、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及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网络运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在海洋水声通信方面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的宽口径、综合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素质和软硬件综合设计开发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模拟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现代通信网络与交换技术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机械工程训练、专业认知实习、电子工程实习、FPGA技术综合设计实训、基于MATLAB平台通信系统综合设计实训、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通信系统综合设计实训、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分
六、标准修业期限与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胜任通信电子电路设计、通信网络维护、水声通信及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工作适应能力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与赞誉,有志深造的学生可以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高职)
一、专业能力培养:
本专业坚持行业办学理念,长期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科建设。采用融入企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本专业现与中兴通信、创维数字技术等公司共建专业特色实习基地,能够满足通信、电视、导航、电源等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维护各个环节的培训实习。
二、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合电子行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岗位。
三、专升本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通信技术专业(高职)
一、专业能力培养:本专业坚持行业办学理念,长期聘请企业专家以及一线技术工程师指导学科建设。采用融入企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本专业现有与华为技术公司和中兴通讯等共建的专业特色实验、实训室;合作建设单位长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可满足线路工程、勘察与设计、交换技术、SDH传输工程、4G移动通信、基站工程与网络优化、PTN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培训需要。
二、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合通信行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勘察设计、网络优化、设备运营维护、客服等岗位
三、专升本专业:电信工程及管理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高职)
一、专业能力培养:本专业坚持行业办学理念,长期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科建设。采用融入企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
本专业现有与中国联通等公司共建的专业特色实验、实训室;合作建设单位长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可满足线路工程、勘察与设计、交换技术、传输工程、移动通信、基站工程与网络优化、PTN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培训需要。
二、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合移动通信行业的网络优化、移动设备设计制造、网络工程设计施工、移动基站调试与维护等岗位。
三、专升本专业:电信工程及管理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
一、专业能力培养:本专业面主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电子产品设计、产品质量检测、提高生产工艺、管理生产流程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安装调试、生产管理和售前售后类等岗位。
三、专升本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职)
一、专业能力培养: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南方电网、北海银河科技、北海深蓝科技等公司合作建设,教学设施主要采用与公司共建的实验室和有专业特点的基础实验室。培养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工程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操作、生产管理、售后服务工作的电气自动化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合电力网络、发电企业、电力工程、大型企业等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施工、维护、管理等岗位。
三、专升本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