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南京工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三个教学单位(安全工程系、消防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和四个科研机构(安全工程研究所、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拥有“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2个本科专业。
学院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大安全为学科发展布局,以化工安全为学科发展特色,坚持与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如化工、材料、机械交叉融合,逐步确立了以“工业过程安全”为重点的学科发展目标与方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2006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014年、2018年先后被遴选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二期、三期建设学科;拥有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过程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首批特色专业(2008年),江苏省品牌专业(2006年),江苏省重点专业(2012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015年)、二期项目(2019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2020年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16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工业大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等级为B+。
学院现拥有教学、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1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计划”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此外,20余名教师入选江苏省“杰青”、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人才计划;团队先后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团队、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聘请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周允基教授、美国Texas A&M 大学汪庆升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卢兆名教授等为客座教授。
在科学研究方面,瞄准科技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国家与地方重大工程建设需求,设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化工过程安全、化工危险装置安全、工业重大事故防控等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年均科研到款2500万元,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国家授权专利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项。
在本科教学方面,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学院依托安全评价和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资质,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加强校企联合,先后与中石化南京公司、南京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教室,学生走进企业,助教跟岗教学、跟岗实习,学生“岗位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于企业生产;学院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模式,推行有关教学制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先后编写出版专业教材14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10余项。
在社会服务方面,近年来学院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安全技术培训方面,承担了甘肃省、常州市、昆山市安监局等省市安监部门安全监管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承担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的培训工作。在风险分析及评价方面,承担了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大连大孤山化工园区、昆山千灯化工园区、连云港化工园区等大型化工园区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工作;承担了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中石化南化公司、德纳化工等企业的工艺危险性研究,为企业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在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方面,学院先后承办了安全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2012年主办并承办, 2014、2018年主办)、中美及中法(2015年)双边化工过程安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研讨会(2017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2017年)、第三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2019年)、第32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2020年)等国内国际会议;在中法“徐光启”项目、中法“蔡元培”交流合作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江苏省政府留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前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外科研机构进修30人次,不断提升学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及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