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中国传媒大学喜迎2020级本科、研究生新生
(记者 阎玺 蔡润民 韩可欣 张睿 张敏媛 刘鹏 摄影 缑宇 潘骄妮 李佳雨 马欣然 杨涵 岳长兴 朱皓月 巫林泓)9月12日清晨,秋日雨后的中传校园分外凉爽,欢笑声打破了校园的寂静,热闹的氛围渐渐浓郁,中国传媒大学迎来了2020级新生。在接下来的四天里,来自五湖四海的2827名本科新生和2141名硕博研究生新生将陆续抵达中国传媒大学。他们将在此启航,追逐梦想。
数字迎新,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
不到七点,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学生志愿者以及各学院的老师们早早就位,准备迎接新生。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副校长刘守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驻校联络员闫彦斌等先后来到学校大门、学生公寓及各学院新生报到现场,看望迎新的工作人员,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下的迎新工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秋季开学专门工作组,专项研究部署,制订相关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启用“数字迎新”系统,设计了“一站式”报到流程,并提前向新生下发入校须知等通知。
入校前14天,新生需每日填报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并通过数字迎新系统完成基础信息填报,在线提交入校申请和健康证明材料,预约报到时间,获得入校绿码,查看办理流程。报到当日,新生可通过手机微信登录“中国传媒大学企业号”,点击“2020迎新”功能生成个人学号二维码,各学院迎新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扫码确认并按需导出学生数据。新生入校后,仍需每日测温,并在出入宿舍、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时扫码登记。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新生家长们无法与孩子们共同进入校园,不过他们在采访中表示,学校的安排既是对孩子们的健康安全负责,又增强了他们的自立能力,“我们非常放心,完全理解”。
亮点纷呈,特色迎新尽展学院风采
戏剧影视学院
2020级文编专业的王澍哲早上6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学校,成为了戏剧影视学院第一名报到的同学,他拿着学院特制的“第1位”明信片站在“戏影,我来了”的展板下,开心地留下了大学生活的第一张影像。据了解,他早早来到学校是为了用vlog的方式记录大学报到的第一天。
电视学院
“你好!我是小传!”电视学院“无所不知”的AI机器人“小传”成为了新生报到的“引路人”。拿起电视学院小熊,在“电视人”相框留下合影,用英文完成“4 steps”,新生们就正式成为了一名“电视人”。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从“新的开始”到“无限可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词云图”的方式,展现了同学们将要学习的各门课程和未来可能从事的各项职业。
新闻学院
新闻学院白杨合唱团现场献唱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欢迎第一批报到的新生。新生们还会领取带有新闻学院Logo的防疫口罩和学院徽章。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迎新现场,播放着音录学子在抗疫期间自主创作的歌曲。师哥师姐们热情地为所有新生拍下“开学第一帧”,并用录音机录下大家的“开学第一声”,期待大家在中传的每一步都能掷地有声。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锦簇的鲜花、丰盛的茶点……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迎新气氛热烈而精致,各届毕业生的优秀作品一字排开,新生们纷纷驻足,在参观的同时表示,“我们也要成为这样的‘大神’!”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明德湖畔的镜亭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报到现场诗情画意,伴随着清晨师哥师姐的早读声,新生们站在知名校友照片墙前,面对镜头,留下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新生们穿过五彩的气球拱门,踏上华丽的红毯,在贴纸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在火红的展板上点缀成簇簇星火。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迎新现场摆放了24面国旗,包含了学院开办过的23个外语专业对象国国旗,俨然一个“小联合国”,营造了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不同专业的报到点也配备了相应的语言和对象国的特色标识。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的迎新活动充满“书香气”,报到安排在学院书屋内,新生们会领取到书签纪念品,并通过填诗的方式盖章打卡。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传播研究院
艺术研究院
广告学院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协同创新中心
此外,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传播研究院、艺术研究院、广告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等教学单位也通过摆放独具特色的展板、为新生录制开学视频等创新、暖心方式,迎接2020级小白杨们。
暖心服务,陪伴2020小白杨扬帆起航
迎新当日,校园各角落里温馨的提示标语、迎风飘扬的横幅、色彩鲜艳的道旗展板,一起迎接着新入学的小白杨们。来自河南省信阳市的李维同学即将就读汉语言专业,他说:“迎新标语深深吸引着我,‘跨越山川湖海,中传迎你到来’写进了我的心坎里。字里行间饱含的热情、志愿者们伸出的援手,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清晨六点三十分,校园里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负责帮助新生搬运行李并引导办理报到流程。来自武汉的新生叶宝妹感慨道:“走进校门,就有志愿者接过行李,一直送到宿舍,真是‘一条龙服务’。”2019级公共关系专业的王一凡是500余名志愿者中的一员,他说:“从新生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而且还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更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他们。”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绿色通道”流程均在线上完成,新生只需前往44号楼1层学生服务大厅领取物资即可。来自江西省赣州市的新生谢燕英现场咨询了学生资助的相关事宜,他说:“学校非常贴心,准备了很多礼物,服务也很周到。感谢学校和师哥师姐们!”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他充满期待,相信“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根据学校防疫要求,食堂、宿舍、教学楼等场所均已进行全面消毒,配套设施也进行了检修。餐厅重新布置桌椅,安装隔板,设置间隔线;各公寓楼入口处设置体温监测岗,张贴引导标识,保障新生开启健康安全的校园生活。
新学期,学校做好了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准备,新生入学教育也将严格按照校园疫情防控要求有条不紊地展开。由今年获“五四奖章”的学生代表录制的“开学第一课”将以线上微课形式播出,讲述他们的抗疫经历和志愿服务故事。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采用互动体验设备和虚拟现实等设施,帮助新生了解传媒历史变迁和学校发展历程。9月17日,学校将举行新生开学典礼,并进行全流程现场直播。
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对我校首日新生报到进行了现场直播,总观看人次近30万。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新京报等也对我校迎新工作进行了报道。
“零字辈”小白杨们说:
我的父母是传媒领域的,同样我也热爱传媒,所以选择了传媒大学。相信以后在中传这个大舞台上,一定会有很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戏剧影视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澍哲
我是来自武汉的考生,疫情来临时,面对阻力,克服困难,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真的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从我迈进学校大门开始,当大家得知我来自武汉,更多的关心让我倍加温暖。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 叶宝妹
传媒大学是我国传媒院校中的翘楚,而语言是传播的桥梁,本科毕业于小语种专业的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将本科所学融入新的领域,为我国的传媒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艺术研究院2020级研究生 汤晶猗
中传是我的本科院校,在这里生活了四年,我对中传有了很深的感情。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我能更加坚定地朝着理想奋斗。
——新闻学院2020级研究生 刘嫒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