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北京工业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91576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专业介绍

北京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类专业介绍

  能源动力类

  ///培养目标

  能源动力专业类面向国家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能源与环境重大需求,秉持宽口径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坚毅的心理素质的能源动力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要培养学生具备能源动力学科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英语、计算机、互联网及本专业现代先进仪器设备的应用能力,掌握各种能源(包括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利用与能量高效转换、能源动力系统与装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在能源动力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与管理、装备研发和集成、系统的运行、测试、评价能力,综合素质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连续十三年参与组织举办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

  ///主要专业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含不同专业方向选修课)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燃烧学、能源科学导论、自动控制原理、能量转换与利用、热工过程及设备、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地热利用及其利用技术、风能及其利用技术、热工仪表与自动控制、固体垃圾焚烧技术与设备、能源技术经济学、储能原理及技术、节能减排、核能及其利用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制冷原理、空调原理、制冷压缩机、冷冻与冷藏、制冷与空调设备、制冷空调自控、制冷装置、低温原理及应用、汽车原理、动力系统原理、汽车智能控制技术等以及能源动力测试技术、汽车构造实践、生产技术实践、工作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类特色

  我校能源动力专业类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和制冷两个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汽车方向)聚焦新能源汽车、高效清洁动力技术、汽车及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等“中国制造2025”计划重大领域产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制冷方向)致力于制冷空调系统高效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太阳能利用、地热能利用以及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为特色,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是我校首个入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的专业,连续2年被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评为五星级专业。

  自2014年实施按专业大类招生以来,能源动力专业类已经形成了前两年按照专业大类统一培养,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分别培养的格局。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学习后,基于学生志愿和成绩,分流为“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培养,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含有“汽车”及“制冷”两个专业方向,以充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吴玉庭教授指导学生进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研究

  能源动力专业大类拥有完整和高层次的学科平台、先进的科学研究及实践教学平台,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市重点学科。现有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2007年发起并组织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港、台的全国性竞赛。依托该竞赛提升学生工程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本专业类始终将能源动力科学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高层次科研任务。“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总计超过一亿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参与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

  能源动力专业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5名,博士生导师1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北京工业大学教学名师2人。近五年来,能源动力专业类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励三十余项。

  能源科学与工程系马重芳教授与世界500强美国艾默生电气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到政府机关从事能源动力领域的管理,也可以到科研设计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能源(包括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动力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支持、售后服务、贸易与营销、专业检测、认证与实验、技术监理、运行管理等工作,就业范围宽,就业质量好,近几年就业率均达100%。

  ///专业要求

  无。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