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是国内建立较早的自动化专业之一,是国家一流专业、北京市品牌专业,专业实力雄厚。
自动化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当代先进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实现各类系统的优化运行、各类生产过程的过程控制、各类运动体的运动控制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特征,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节能减排,强力支撑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四个现代化都密切相关。该专业特别重视强弱电并重、产学研结合,教学、科研实力居国内前列。
自动化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有4个发展方向:1、运动控制;2、过程控制;3、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4、人工智能。
培养掌握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相关知识,能够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高素质拔尖人才。专业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检测与网联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自动化专业招生与培养模式有:“3+1+1”模式,四年级学生可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学习,第五年可申请攻读UB硕士学位,可优先录取;“3+1”模式,四年级优秀学生可赴芬兰米盖利工业大学留学,可获得双重毕业证书;“2+2”模式,三年级优秀学生可赴英国邓迪大学留学,可获得双重毕业证书。
2015第十届全国智能车大赛
///就业前景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广,不局限于某一行业或产业,横断整个信息领域。毕业生的分配去向:约50%的学生考研深造或选择出国留学,去向主要包括清华、北大、北航等国内知名高校相关专业,及国外的康奈尔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纽约大学、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等分布在欧美地区的国际知名高校;其他学生主要加盟自动化技术和信息领域的公司、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和高校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
主要从事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工智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电信及信息服务、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计算机程序设计、咨询及信息服务。
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电力系统、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等。
///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体系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现有教师91人,其中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90%以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人,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1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
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3个。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
学院建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校本科生46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60余人,在站博士后10余人。
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出版规划教材和推荐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并涌现出一批北京市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名师等标志性成果,如阮晓钢教授入选2016年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计划。
国家重大科技仪器装备SEP电磁发射机发射现场
///科研平台和学科建设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拥有优质的科研平台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学院是国家“211”工程、和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单位。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建有“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实验室”,“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社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30余项,发明专利90余项;2016年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社会力量设奖1项),另省部级科技奖项20余项;在包括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文化活动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院建有国家级“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电子信息校内创新示范基地”和脑信息智慧服务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同时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环保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分散控制研究所、国际WIC研究院、智能系统研究所、自主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深空探测自主机器人研究中心、智能测控技术研究室、电磁新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及学科实验室。基于这些平台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多年来,组织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创新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10项,北京市赛区一等奖15项。特别是2017年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大赛中的作品《非结构化地形下仿生特种爬行作业机器人》,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科学报报道。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服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对被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韩红桂的博士学位论文《神经网络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顾凌云2018年获得免试推荐攻读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本科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赛冠军、华北五省机器人赛季军。谷清水2019年攻读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本科曾获TIS特等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薛艾琳2019年攻读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本科曾获校长奖学金、TIS奖学金、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北京市特等奖、北京市三好学生,并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入基层,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科普宣传、热点调研、助残帮困、乡村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省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
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际交流
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国际化建设,每年邀请众多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并积极主办国内外知名的学术会议。主办的会议包括学术会议2017年脑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2013年第24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另外,还有来自亚洲、非洲、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到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