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清华大学土木类专业介绍
首席教授-张建民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地震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等。紧密结合城市地下结构、高层建筑基础、高土石坝、港航与近海结构等工程抗震实践,建立了结构与土体协同工作系统的一体化抗震设计理论与分析模拟技术,研发了动力测试和动力计算两个技术平台,主编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参编设计标准7部。主要成果被国内外专著教材和设计规范采用,应用到70余项大型工程抗震设计,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先后获首都劳动奖章、潘家铮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荣誉。
大类介绍
清华土木,历史悠久,是清华大学设立最早、就业面最广、成才率最高的工科专业之一。历经近百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土木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等5个方向的大土木类专业。
清华土木,内涵丰富,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与水安全保障、海洋能源资源开发等重大国民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建筑、市政、交通、水利、海洋、环境、能源、房地产、金融、社会管理等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众多行业。
清华土木,实力雄厚,拥有包括9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高水平师资,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享有极高声誉。自2017年起连续四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位居前10。
清华土木,追求卓越,实行“本硕贯通”和“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的方向包括高性能结构与材料、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智能交通与工程、城市科学与管理、智慧水利与工程、生态水利与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与工程、地下资源开发与工程。清华土木学子出类拔萃,深受国内外知名大学、重点企业、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青睐。
清华土木,桃李芬芳,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抗日名将孙立人、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以及40多位两院院士、30多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曾在此学习和工作。
培养特色及优势
清华土木以培养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知能兼备、德才双馨的领军人才”为己任。
精英化——高水平师资和高师生比,安排校内外导师,保证高质量人才培养。突出“科学+技术+管理”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着力培养行业与社会引领者。
国际化——为学生提供与国际著名大学进行交流实践和联合培养的平台,交流项目包括“美国UIUC 3+2”、“清华-UIUC联合课程”、“中瑞C-Campus项目”、“清华-斯坦福合作课程”等,本科期间出国(境)交流比例超过50%。
强实践——为学生提供参与高水平、多样化的现场实践、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的机会,比如港珠澳大桥等世界级工程的现场实践,智能建造等解决行业需求的研究课题,以及结构设计大赛、水利创新大赛、交通创新大赛、建设与管理创新竞赛、房地产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科技赛事,尊重个性化发展,激发创新潜能,提高综合能力。
多样性——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棒球、游泳、排球、羽毛球等是传统强项,学生节晚会、歌手大赛等异彩纷呈,拥有全校唯一的院系级的师生合唱团,鼓励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提升全面素质。
大土木工程,既是科学,也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该学科的毕业生承担着为人类提供优雅舒适宜居的生存环境及安全可靠基础设施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正在从工程建设大国向工程建设强国迈进,正成为世界的引领者。
大土木工程,挑战与机遇并存。清华土木,大有作为!
专业方向及确认方式
清华土木,在全国高校率先获准设立了宽口径本科专业“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代码:081009T),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出口。 本专业内设置土木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方向。
本科按大类统一招生,进入大类后的前两年实施大类通识教育,后两年需完成一个主修专业方向和至少一个辅修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学生在第四学期进行大类内主修专业方向确认和辅修专业方向选定。主修专业方向确认方法:填报5个志愿的优先次序,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填报的志愿进行择优录取。
本专业实施“本硕贯通”和“本博贯通”教育模式,以强化“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多样化”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满足未来社会对创新型和复合型杰出人才的需求。
大类咨询联系人
王强
咨询电话:
010-62773097
电子邮箱:
w-qiang@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