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应用化学、安全工程、金属材料工程5个本科专业。学院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学质量优势突出,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院形成了以化学为基础、材料为重点、安全为特色,并互为支撑的学科及专业结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学校首批特色专业,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模式,2018年开始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开展联合办学。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化学校级重点学科;建有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江苏省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材料与安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苏州市功能陶瓷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学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联合共建多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就业)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层次较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全院共有教职工96人,专任教师8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博士70人。学院有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6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双创科技副总”3人,省“双创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多人。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申请专利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一些国家级、省级以上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院考研、考证氛围浓厚,学生考研升学率连续多年在20%以上,职业技能证书通过率达100%。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办学特色▲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历来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较强优势和特色。通过建规立制、开办讲座、开放实验室、创建专业社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举措,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历年来,学生在考研、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以及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形成了“科教互通、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一、施行导师制,形成良好的“导学”关系
学院出台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导师制实施办法》,从大一开始通过“师生互选”形式为每位学生安排了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及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训练,从大二开始接受浸入式创新训练教学模式,学生以组建团队形式加入导师课题组开展创新训练,导师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将课堂“搬”入实验室和企业。导师制是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的补充,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生教育工作机制。
二、丰富第二课堂,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学院出台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办法》,每年对各个班级征集的大学生课外学生作品进行筛选,组成《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库》,由学院集中组织答辩、评审,根据答辩情况,进行院级立项,优秀项目推荐为校级项目,并对项目进行进一步培育,遴选一部分参加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同时,学院出台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专业知识竞赛、实验技能竞赛、专业讲座、科研立项等内容纳入学分制管理,丰富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通过创新创业学分管理,提升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
三、平台开放,课程优化,提升大学生基本技能
化材学院拥有省级材料与安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该中心作为跨学科的综合训练及创新实践平台,已形成 “以化学为基础、材料为重点、安全为特色”的多学科协同育人模式。以高水平的实践平台为基础,学院做好顶层设计,优化课程体系,为每个专业开设了丰富的实验实践课程和创新训练课程;通过开放实验室,所有学生全面接受各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训练。学院每年的科技节都会举办大型的“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安全与环保知识竞赛”,“金相实验技能竞赛”等,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四、团队培育,成果孵化,塑造大学生良好科学素质
化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氛围浓郁,拥有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和苏州市功能陶瓷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学生入学后,各专业积极选拔优秀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低年级同学与高年级同学及研究生一起开展研究,从最初的观察学习,做实验小助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到后来自己独立做研究,很多学生经过这个过程的强化训练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了学术论文,参与了教师专利撰写等。学院还积极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及“创客空间”,积极孵化师生共创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