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惠州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62886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校动态

惠州学院组建5个产业学院打造新工科专业群

  近日,仲恺高新区产业园区内,惠州学院仲恺信息学院校区正加紧进行基础改造装修,目前其基础设施、设备采置与安装调试工作进入扫尾阶段。

  惠州学院仲恺信息学院是惠州学院继校企联合建设服装特色产业学院之后,于2018年1月建设成立的第二个特色产业学院。

  近年来,惠州学院把特色产业学院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和“新工科”建设的主要抓手,采取“产业对接”和“学科融合”路径,通过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专业镇街园区共建,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开放式办学,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学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打造“新工科”领域新型专业群。

  进展

  五个产业学院两个建成三个启动

  1985年,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正式成立,为惠州学院创立的首个特色产业学院。30余年来,服装学院充分发挥服装学院在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与优势,开展机制体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双平台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研能力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服装应用型人才,为服装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目前,在服装特色产业学院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下,按照“一县(区)一特色产业学院”的思路,已建成惠州学院仲恺信息学院,并开始推进新的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包括大亚湾开发区的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学院、博罗县的罗浮山旅游与健康产业学院、惠东县的旭日广东服装学院鞋包产业学院等三个产业学院。如今,三大产业学院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均已完成与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等的合作协议的专家论证和前期机制体制建构,成立了理事会,完成了相关制度的协商制定,并进行了前期的资金、场地、人员等的配备工作。鞋包产业学院已与惠东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惠州学院惠东鞋包学院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通过五个产业学院的建设,积极培养一批区域创新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一批转型发展的地方行业企业,在智能制造的某些技术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惠州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路径

  拟定适应特色产业学院的体制机制

  特色产业学院如何建?

  “惠州学院已初步拟定适应于特色产业学院的体制机制,具体包括人事制度保障、财务制度保障、考核制度保障等。拟配套灵活的人事制度,保障具有较好职业能力水平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实践人才的顺利引进、聘用,打造真正的双师型师资。”惠州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从经费、途径等方面加大对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力度,并建立合适产业学院、教师、学生的考核制度。

  其实,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已形成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特色与优势。学院与香港旭日集团通过30多年校企合作,探索了校企协同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校企合作主导了旭日广东服装学院长期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宽度得到全面提升。仲恺信息学院拟通过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双师双能型教师挂职锻炼基地、大学生双创教育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仲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以及产业技术工人培训基地,逐步探索出全过程对社会需求及时响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

  实践证明,产业学院能有效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得益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革新。

  通过产业学院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生发明专利增多,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较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旭日广东服装学院目前已有5000多名毕业生活跃在广东服装产业链,成为服装学院发展的重要校友资源。

  布局

  打造四方联运协同创新育人基地

  产业学院作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将促进产业前沿技术在项目实践和产学研过程中的成果转化,达到“1+1>2”的双赢局面,更好地服务于惠州的产业经济发展。

  惠州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之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

  “未来几年,学校将继续加大力度建设五个产业学院,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校、政、行、企四方联运的协同创新育人基地,依托学校本部优质的师资力量,聘请惠州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大数据与物联网、服装企业、石油化工、健康旅游等行业企业园区相关精英,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该负责人说。

  据透露,学校努力将特色产业学院建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的试验区。搭建高校与行业产业园区的桥梁,通过深度产教整合,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投身于地方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高端鞋包设计、健康旅游等行业的优秀工程师和从业人员。

  同时,学校也将特色产业学院建成为高端技能培训基地。结合惠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该校优秀师资,积极开展在职培训、岗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具有高端产业技术与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