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历经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系、人文与法律学院和社会科学部,2013年7月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支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学院获评河北省学校思政先进集体。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入选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理念,建成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学院现拥有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河北省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人选、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个二级学科。建有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和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中心,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与湖南商学院共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协同创新研究院。设有冀文化、廉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政治哲学以及责任教育6个研究机构,形成了“6+4”科研平台,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学院自2017年启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攻关项目,“全面系统立体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成效显著,思想理论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全员参加了国家和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实践研修项目。通过专家指导、演练选拔等方式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竞赛。近年来,收获全国首届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原理组特等奖1项、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项、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京津冀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展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
学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学院科研年建设,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015年以来新立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2018——2019年,学院连续两年主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建设与发展”高端论坛,与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共谋发展。2019年,学院与重庆大学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建设国际研讨会。与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越南河内国立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的外籍专家以及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飨理论盛宴,标志着学院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交流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院坚持做强、做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自2001年创办至今,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学校强势特色本科专业。2017——2020连续被中国校友会网评为“五星级”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能达到95%以上,50%左右的毕业生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近五年,本科生考研上线率80%以上,录取率65%以上,全部为211及以上高校。
学院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2018——2020年全部为第一志愿录取,平均20%的生源来自“211工程”及以上院校。近年来,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中CSSCI期刊收录20余篇、北大核心期刊收录30余篇;学生中涌现出“全国活力团支部”、“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先进班集体”以及“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学院通过与新西兰梅西大学、中央编译局马研部、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交流学习机会。
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党建研究、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社会服务资源的能力,推动教学科研和与党和国家战略需要的紧密结合,与社会服务的无缝对接。近年来,学院教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发表了10余篇理论宣传文章,多篇研究成果获得了省部级以上领导和部门采纳。
学院党委坚持以一流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学院党委为每个教研室选配了优秀的“双带头人”作为党支部书记,凝心聚力,做好“融”的文章,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发挥政治把关作用,为教师搭建起政治学习、学术交流和生活服务之家,引导青年学术骨干、“双高”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党建+教学科研团队”的党务业务融合模式成为基层党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