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已结题)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二期工程(在 建)
专业代码:083108TK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于2015年遴选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A类);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始终坚持“打造品牌,积极创新”的建设理念,瞄准公安工作需求,以培养适合公安网络安全保卫部门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校局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网络执法规范化理念,提升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能力,拓展网络实战训练渠道,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该专业特色逐步鲜明、综合实力逐步提升、业内优势逐步凸显。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法律和公安业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警察职业素质,具备从事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研究能力,适应公安工作特别是网络安全保卫和涉网案件侦查工作需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成效
近2年来,优秀毕业生蔡都(2018届)和优秀毕业生张智恒(2019届)于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毕业生韩旭(2016届)、张圣坤(2016届)、韩硕(2018届)于2021年荣获公安部部级专家称号,另有20余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历届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在电子取证类专业竞赛中,连续多届获“美亚杯”全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个人和团体冠军;在网络安全类大赛中,曾参加汇聚了来自政法、通信、金融、政务、能源、交通、国防等国家重要行业单位,以及院校、科研机构、网络安全企业、互联网企业、社会力量等各行业领域的11135人、3020支战队的首届“陇剑杯”网络安全大赛总决赛,我校学生参赛队位列前100强(第69位)。此外,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蓝帽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创享杯”电子数据大赛、“网鼎杯”网络安全大赛等重量级赛事中荣获佳绩。
办学特色
1.党建引领、政治铸魂。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相融合,党建工作引领学科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锻造技术过硬、政治坚定、执法规范的优秀公安人才。
2.重警强网,文工融合。公安技术与公安学融合,培养既熟悉公安业务知识、又擅长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跨域协作、激活平台。整合“校、局、企”多领域资源,打造“学训研赛战”多维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4.任务驱动、战训相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完成既定的实训任务,还将实战任务、科研任务、竞赛任务作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并融入到学生评价中。师生共同参与实战成常态,曾协助侦破公安部督办案件近十起、重大案件21起、一般案件200余起。学生在实战中寻找科技创新和研究方向。通过竞赛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因人施教、新老互助。学院组建多个专业社团,采取“数据+兴趣引导”模式,根据社团成员擅长领域,因人施教。各专业兴趣社团,已形成老带新,新助老,互学互鉴,学学相长,不断传承与突破的良性循环。实现实验室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团队自主管理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格局。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学术造诣深、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任教师中有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优秀教师1人,公安部公安专业类培训教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客座教授1人、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人,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各3人。
1人次荣立人民警察一等功,5人次荣立人民警察二等功,6人次荣立人民警察三等功,立集体二等功1次。多人次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0余项。
实验环境
目前拥有综合实验室5个、专业实验室11个,总建筑面积为2476平方米,投入软硬件设备资金2620万元。其中电子数据检验实验室以专业技术为核心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层面,为公、检、法等机关及部门提供电子数据检验相关技术支持与专业服务。该实验室可出具专业电子数据检验鉴定报告,并探索分析电子数据背后的案情线索,协助司法部门侦破案件。自该实验室建成以来,已为司法部门提供鉴定报告200余份,师生直接参加多起重特大案件的调查与侦破,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形成了较大社会影响。
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公安技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专业主要课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侦查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对抗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管、电子数据检验技术与应用、网络犯罪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