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滁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为安徽省最早开办美术专业的单位之一,始建于1979年。1996年被省教育厅列为高校美术专业办学评估免检单位,1999年美术教育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重点建设专业,200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紧紧围绕滁州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的办学定位,从深层次上改变思想观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学院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有7个本科专业,分别为: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广告学,在校生1200余人。
学院共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含在读)11人。1人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获安徽省政府津贴,1人获“徐悲鸿美术教育奖”,2人被安徽省文联授予“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2人为校级教学名师,2人评为校级学术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评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主持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安徽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项目等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教师作品在历届全国各级各类美术作品展中获奖百余次。
多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意大利、葡萄牙、加拿大、台湾等地访学,每年选派青年教师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短期进修;40余名教师获评滁州学院“双能型教师”称号,60%以上教师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学院聘请了13名省内外知名艺术院校教授、企业高管为学院的客座教授,丰富了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内涵。
目前学院共有办学场地7200平方米,拥有摄影实验室、数字图形艺术实验室、苹果机房、皖东旅游艺术品研发实验室、实验器材室五个基础实验室;一个艺术设计实验实训中心和绘画工作室、数字传媒工作室、创新联合实验室、包装印刷工作室等四个工作室,在江西婺源、安徽皖南、河南太行、安徽家电研究院、滁州市景华生态有限公司等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3个。先后多次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高校能力提升计划等经费投入650万元,建立了“皖东旅游艺术品及民间工艺产品研发平台”,同时完善民间艺术传承研究室、软件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综合研发实验室、广播广告实验室、交互设计工作室、景观规划制作工作室和家电产品设计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合办)等多个实验实训场地设施,构建“产学研”共建的专业办学特色平台。
学院重视合作办学,积极与韩国韩瑞大学、台湾大同大学,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外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与实践的机会,并与韩国韩瑞大学开展联合培养2+2、与台湾实践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开展互访交流,每年有十余名学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以上的学习。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励30多项,省级专业获奖300多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及以上项目4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
二、专业介绍
美术学专业(本科):滁州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性专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美术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二(人物)、素描人体(二)、色彩三(人物)、中国画基础、油画基础、雕塑、综合材料表现、装饰设计基础、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特色课程:综合材料表现、雕塑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美术工作,也可在文化行业、艺术领域、艺术研究机构、文化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新闻出版单位从事艺术宣传与设计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实践创新、行业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采取课堂与实践、项目与专题等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视觉传达专业理念与技术表现能力,具备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理论和艺术素养,拥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设计史、字体设计、电脑图文设计、设计思维、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图形创意、企业形象策划设计、网页设计
特色课程:设计思维、图形创意、网页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广告企业、包装企业、移动互联网企业、艺术设计机构,从事品牌设计与推广、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媒体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视觉策划及设计方面的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中韩国际班(本科,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培养,专业方向: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动画、室内设计等)
培养模式:采取“2+2”培养模式,即前2年在我校就读,后2年在韩国韩瑞大学就读,两校互认学分,毕业时同时获得两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
主要课程:韩语、艺术设计概论、中外设计史、字体设计、电脑图文设计、摄影、版式设计、图形创意、产品造型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类学校、韩资企业、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动画、新材料工程、计算机信息、影视艺术等企事业方面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制作等工作。
广告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行业要求为标准,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的数字产业和广告设计理论知识、良好的艺术素养、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能力、信息科技与艺术的整合能力以及结合信息产业和社会需求探寻新的解决方案的创意能力,能利用媒体工具完成数字媒体广告和影视广告的创意、设计与制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数字媒体信息符号设计、创意摄影与表达、影视基础、CIS品牌设计、摄像非线性编辑、数字媒体界面艺术设计、影视合成与特效、网络广告、数字影视制作
特色课程:数字媒体界面艺术设计、数字影视制作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文化传媒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设计、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要路径,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相结合模式,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与技术表现能力,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室内设计概论、景观设计概论、电脑图文设计、构成设计、住宅环境设计、办公环境设计、商业环境设计、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特色课程:环境设施艺术设计、绿化与植物配置、住宅环境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室内设计装饰公司、景观设计公司、规划设计院、展示设计、园林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滁州学院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了解产品发展趋势,掌握设计基础知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设计思维,具备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 熟练的设计与制作技能,能从事日用产品、家具产品、旅游纪念品、小家电等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方法学、材料与工艺、模具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心理学、产品系统设计、产品交互设计、产品结构设计
特色课程:产品开发设计、产品专题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相关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以“产、学、研、创”为主要路径,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了解产品发展趋势需要,掌握设计基础知识、设计理念、创新的设计思维,具备良好的艺术感悟力、熟练的制作技能,能从事日用产品、家具产品、艺术产品、小家电等产品的造型设计、外观设计、开发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人机交互设计、产品设计史、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玩具造型设计、玩具设计程序与方法、玩具结构与制造。
特色课程: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玩具造型设计、玩具设计程序与方法。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产品制造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外观优化、产品开发设计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创作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以及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摄像非线性编辑、电视频道与节目包装、音视频分解与合成技术、影视合成与特效、影视视听语言、造型艺术基础、三维动画、3D动画运动规律、数字摄影与摄像、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电视频道与栏目包装、数字影视作品创作等。
特色课程:摄像非线性编辑、摄影与摄像、影视合成与特效、数字影视作品创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数字电影制作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工作。(更新于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