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中山大学药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药学院是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合并后于2002年6月成立的第一个学院。学院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为基础,整合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以及中山医学院相关药学资源,以中山大学的综合力量为依托组建而成。
学院成立后,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狠抓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加强各种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倡导“严谨、求实、活力、创新、凝心、和谐”的学院文化核心理念,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努力营造学院文化。
学院坐落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广州大学城)。学院设有药物化学与药物分子设计实验室、药剂学与制药工程实验室、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实验室、药理与毒理学实验室、生药学与天然药化实验室、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药物分析与质量评价实验室、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学院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成立了陈新滋院士研究团队等12个PI团队。
学科实力
2017年中山大学入选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共11个学科入选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药学学科名列其中。2017年,中山大学药学学科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较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显著提升。2018年3月,ESI “药理学和毒理学”排名全球132位(前0.5%),国内第8位;2018年1月,QS“药学与药理学”(Pharmacy & Pharmacology)排名全球151-200位,国内第7位 ;2018年1月,US news“药理学与毒理学”(Pharmacology
&Toxicology)排名全球第57位,国内第6位;2017年6月,ARWU“药学与制药科学”(pharmacy &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排名全球76-100位,国内第5位。
科学研究
1.科研成果
建院以来,学院累计到位科研经费高达6.1亿余元,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750余项,其中,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助15项,重点研发计划资助3项;获得欧盟第7框架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另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接横向课题7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1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2.科研基地
学院现为国家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药理学”及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药学”,拥有2个国家级平台基地,8个省部级中心实验室,4个厅局级工程中心。
国家级平台基地(2个)
新药成药性评估及评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重大疾病新靶点与药物研究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省部级中心实验室(8个)
广东省新药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成药性评估及评价工程实验室
广东省创新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现代中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传统药物专利信息资源重点实验室(共建)
广东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程中心
广东省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厅局级工程中心(4个)
广东省高校手性合成技术工程中心
广东省高校创新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中心
广州生物活性化合物成药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精细工业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科教学
Course Structure for Undergraduates
药学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药物的一门学科。我院药学专业以培养创新药物研究型药学行业精英人才为己任,对学生进行药物研究和发现中所需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毕业后既可在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医药企业等单位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等工作,也可在医疗机构、医管部门等单位从事药品使用、药事管理等工作。
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中山大学“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定位,启动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培养新药研究行业精英。
1.奖学助学
除国家、广东省和学校设立的多项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外,学院还设有众富新知、彼迪药业、大翔药业、江苏理文化工、新济药业、新诚生物、至信药业等捐赠奖学金,奖助学金项目可以覆盖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18年起,陈新滋院士和赵国雄博士将在药学院本科大一新生中设立“众富新知卓越药学本科新生奖学金”,奖励对象为第一志愿报考药学院、被学院录取且在学院于该省录取的学生中排名第一的高考考生。入学报到当年奖励 1 万元,不超过15名(注:所有成绩排名,均为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原始分数排名,不计各类加分)。学院将对该奖学金获得者因材施教: 一、导师制培养——选择学院一名教授为指导老师,并由该教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二、科研型训练——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探索,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各类学术竞赛项目;三、专业化培养——为学生提供学业规划与发展指导,引导学生尽早明确发展方向,树立发展目标;四、系统化实践——根据获奖学生入学后专业成绩和综合表现,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制药企业的实训学习,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国(境)外游学选拔。
2.对外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匹兹堡大学、罗格斯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罗格斯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开设了“优秀药学本科生暑期交流项目”;为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的支持力度, 学院众富新知基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港澳暑期游学项目。
3.招生、就业深造
学生在校期间刻苦钻研积极实践,毕业去向多元化。近三届本科生中,2015届、2016届、2017届分别有44.3%、57.7%、61.5%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深造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在国内深造的有近60%就读于国内前10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出国(境)留学的有15%就读于全球QS排名前100高校。药学院部分本科毕业生去向:
4.学生风采
学院学生在各类竞赛和评比中均有卓越表现,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如:2013级本科生王冬雨获中山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4级本科生何倩柠获中山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2016年创行世界杯赛16强;2014级本科生蒙太鑫及其团队获得2017年全国“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金奖;2014级本科生傅祥获2017年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