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长安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112074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校动态

接“土”气≠“苦”专业——专访长安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王雅蓉

  专业选择关乎着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选择合适的专业,以后的发展也受益良多。为此,考生和家长都希望能够选择一个满意的专业,为未来提供保障。但由于一部分考生和家长对专业的认识还比较陌生,信息掌握的也不够全面,在选择专业时很容易受固有思维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不,一些“土”气的专业就成了大家不想选的“苦”专业。专业到底苦不苦,选择专业最应该看重的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听王主任怎么说——

  记者:欢迎王主任做客“招办主任面对面”聊志愿。高三进入下半场,很多考生开始思考以后选择大学和专业的问题。在此,您能否同大家分享一下当年填报志愿的故事?

  王雅蓉:我06年参加高考,距离现在已经有15年之久。当时获取志愿信息的渠道不是很多,大家主要依靠人手一本的报考指南纸质资料查找大学和专业,当然也会上网查阅,只是网络上的信息同现在相比很是“匮乏”,虽然也会向老师咨询,但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想象,而想象带来的自由发挥也造就了一系列志愿填报的趣事。当年选专业的情形,我现在想来仍倍觉好笑。当时我瞄准的全是那些名称一看就新奇,感觉很“高精尖”的专业,于是在翻阅专业目录的时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这是一个开设比较久的传统专业,但对一个连专业内涵是什么都一无所知的高中生来说,分分钟有一种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既视感,所以我毅然决然把它填在了第一个专业志愿的位置,然后很顺利就被录取了。直到大学第一课,老师给我们解释所谓高分子就是塑料、纤维和橡胶时,彻底打破了我对这个专业“高大上”的幻想,开始担忧自己以后是不是要去做塑料盆。好在经过学习和了解,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也实现了心中对专业的大部分设想,并选择继续读研深造。

  在招生岗位上工作多年,也了解到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对于专业是没有设想的,因为考前大家将精力基本全部放在了学习上,没有时间去过多了解大学和专业的信息,直到填报时才去粗略了解就选择。当然,这也可能造成大家入校学习后才发现走入了一个认识的误区,就像我一样。

  记者:的确有一些考生会根据专业名称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或者固有认知进行选择。比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学、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在不少考生和家长眼中是一些需要慎重选择的“苦”专业。

  王雅蓉: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土木建工是长安大学的三大学科特色,也是学校的优势所在,与之相关的学科门类齐全,您刚才提到的一些专业也是长安大学众多特色专业中的一部分。长安大学开设的这些专业,有人说很“苦”,也有人说很“接地气”,但实际上现在交通运输领域同有些考生和家长固有印象中的“搬砖”相比,简直天差地别,除了土木类、地质类、机械类相关学科基础内容之外,在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中也涉及了很多新兴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

  有的考生觉得这些专业“苦”,可能是因为专业学习的内容对数学和物理的要求比较高,修建公路、架设桥梁,需要运用力学知识;桥梁模拟依赖于数学能力;自然灾害的预测也涉及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和网络知识。就学习本身而言,这些都谈不上“苦”,反而能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很有成就感。有的家长会觉得这些专业毕业之后的工作环境“苦”,这是因为对这个行业目前的就业情况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名字看起来“土”气的专业,并不意味着工作也是“土”味儿十足。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工程师、项目经理、策划人级别,他们工作、生活的条件和大家想象中的“民工”有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中交、中建、中铁等大型国企或央企,对高层次人才非常重视,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保障工程技术人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而且受行业发展的影响,大家毕业后的薪酬标准相对较高,如果能够参与海外项目,几年后的收入更是给普通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提升。再者,工作模式较之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采用信息化手段,包含着很高的科技含量,比如大家熟知的港珠澳大桥、大兴机场,在施工之外更多包含着技术上的提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多项工程的“中国标准”。

  记者:了解了专业,在选择时,考生应该更看重哪些方面呢?

  王雅蓉:选专业应该看重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考虑因素,二是实战。回到选择专业的初心:选专业到底为什么?锡山中学唐江澎校长提出“五业贯通”的理论,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把高中的“学业”与大学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大学的“专业”与踏入社会安身立命的“职业”贯通起来,与人生建功立业的“事业”贯通起来,甚至与襟怀天下、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贯通起来。如果可以把这“五业”贯通,那将不是为分而学,而是因爱而学。落实到具体的选择,我觉得考生首先要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考虑,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寻找喜欢的专业,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从事的职业、发展的事业;其次做现实考虑,基于社会需求,考虑选择一些未来前景比较好的专业;再次基于个人条件和家庭资源倾向考虑。比如长安大学很多学生的父母也在交通领域工作,让孩子继续选择相关的专业,一来因为对专业本身更了解,二来可以结合社会资源给予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大的帮助;最后基于国家战略和导向思考,个人的职业生涯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一定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发展,顺势而为。这是从理论层面的考虑,每位考生侧重于哪个点,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具体的实践层面,要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之前选择专业的侧重点锁定高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排除一些专业,再根据分数去选择喜欢的专业。实践的过程反而没有太多的纠结,在多种条件限制下,可供选择的专业可能已经由一片汪洋变成了几个岛屿。

  记者:前不久刚刚结束高考倒计时一百天,2021年的高考越来越近了,您有什么对高三考生的鼓励吗?

  王雅蓉:我当时高考时,老师经常说“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这句话既诙谐幽默又有鼓劲的成分在其中。我希望高三的同学们能够利用不到一百天的宝贵时间,仔细梳理自己的学习和规划,明确目标和理想,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挑战和突破,最终能够实现心中所想,也能选择到自己最理想的院校和专业。

  记者:非常感谢王主任接受本报的采访,相信您讲述的高考故事、您的志愿填报理念会给考生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李萍)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