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内蒙古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74452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系介绍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95年12月,前身是1957年建校时成立的生物学系。学院设有生物学系、农学系和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教学单位以及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中心、蒙古高原动物遗传资源研究中心等3个研究单位。

 

1957年,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李继侗教授率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专家学者来到内蒙古大学,创建了生物学系。1977年,由李博院士主持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学本科专业。生物学系坚持“面向草原、旁及农林”的办学方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出版了《内蒙古植物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和《内蒙古动物志》、出版了《内蒙古植被》和《内蒙古自然资源系列图》;参与了《中国植被》和《中国植被图》(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第2完成单位)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完成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和“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第2完成单位)。1985年,被誉为“试管山羊之父”的旭日干院士创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高科技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先后培育出我国首批试管绵羊和试管牛、首例首批克隆与转基因绒山羊、转基因奶牛、转基因绵羊,国内首批规模化克隆肉牛与肉羊,形成了以育种与推广为主的草原家畜产业化技术体系。引领和支撑国内草原家畜体外受精和高效克隆技术研究和应用,为“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目前,学院以建设生物学一流学科为长远目标,坚持“立足草畜,旁及医药,创建一流”为办学特色,遵循“有梦想的科学研究和有态度的教学”的办学理念,大力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并以培养具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为目标,实践“以学生为本、重能力、求创新、个性化培养”的教学理念,建立了完整的生物学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知名的学者专家和科研团队。有“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和“转基因高产肉牛新品种培育”科技部创新团队,“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细胞的分子调控”自治区高等学校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现有教职工116人(未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教学科研人员94人,教辅人员14人,管理人员8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教授(含研究员)3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6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3人,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88%;现有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44人。有中组部千人计划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人。有自治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区深入生产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内蒙古杰出人才奖获得者3人,自治区“333人才引进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有17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人才工程。

 

学院拥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和科研平台。有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自治区重点学科;生物学为内蒙古大学“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也是“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有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细胞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有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细胞分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动物学会和内蒙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依托单位。

 

学院拥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为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国家级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野外实习、生物化学系列课程和遗传学课程群等3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分子生物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学与实验、遗传学、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生殖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7门自治区精品课程;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多项。现在校生14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0人、硕士研究生300人、本科生980人,另有学历教育留学生21人。自1957年生物系成立以来,学院各类毕业生累计近7000人,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有一部分已成为行业带头人或骨干。

 

学院科学研究目标明确,科研方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紧密围绕草牧业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相关研究领域,以解决我国北方地区草牧业资源与生产以及蒙医药生物学的重大关键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现已形成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草原家畜遗传繁育、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医药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在良种家畜繁育关键技术集成、优良家畜新品种培育等方面产出一批高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和应用示范成果,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在本学科领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重大(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26项,获批科研经费累计约2.3亿元;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60余篇,部分成果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J Clinical Investigation、Cell Research、PNAS、EMBO Reports、Plant Physiology、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Bioinformatics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多部,获得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8项,8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