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高校直通车

已有 38319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专业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类专业介绍

 法学类专业(含法学、知识产权2个专业)自2016年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学生进校二年后根据学校、学院相关规定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法学专业

  一、专业概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1993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学生,本着“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法学院在环境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学理论等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法学院法学专任教师22人,分别来自全国20余所著名高校,学缘结构十分合理。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90%。70%的专任教师具有法律资格证,多名教师曾从事审判、检察、律师工作,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10余项,省部级20余项,厅局级4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5项。近三年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法学院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现有普高本科生近400余人。为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我院在校内建立了由图书资料室、计算机房、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等组成的比较完备的实训基地,建立了桂林市法律援助中心桂电工作站和国家CSIP广西分中心知识产权与法律实务公共服务平台;在校外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机构签定合作协议的形式,建立了29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法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司法考试通过率保持在50%左右,就业率达到90%,就业质量高,实践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法治建设前沿信息,具有执着的法律信念、优良的法律职业道德、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较强的法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学和法律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西部基层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及其相关工作。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需要,融合本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的发展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踏实严谨的作风,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强、能够扎根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基层的法学应用型人才。

  四、毕业要求

 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了解法学前沿理论及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运用法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熟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能力;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崇高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应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及人文社科的综合素养及外语能力。

  六、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合同法学、侵权行为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总论、知识产权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法律咨询、模拟审判、社会实践、法律诊所教育、判解研究、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毕业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8分,包括170课程学分和8创新创业积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八、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知识产权专业

  一、专业概况

 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成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推动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急需大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但由于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培养周期较长、获批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资格的高校较少等因素,我国在过去十几年里由大学向社会输送的合格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校知识产权专业办学始于1993年的工业贸易法专业(专科),后依托于2003年的法学本科专业,设置了知识产权教学与科研方向,2012年教育部将知识产权专业调整为本科目录内专业,我校依托学校的理工科院校背景,由法学院申报并获批了该专业,成为广西第二所获批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

 学院共有知识产权专任教师16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拥有法律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和专利代理人资格的教师16人。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为政府、企业、个人等提供相关专利商标代理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服务、知识产权诉讼代理服务等近1000余人次,在知识产权领域表现出了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卓越的社会服务能力。学院还拥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基地、疑案讨论室、CSIP广西分中心知识产权与法律服务平台等教学基地,建立了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等20余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法学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知识产权理论与法律事务,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版权、商标、专利等国家机关部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产权人才需求,融合本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的发展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踏实严谨的作风,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强、能够扎根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基层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

  四、毕业要求

 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了解知识产权及法学前沿理论及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运用法学及知识产权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熟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能力;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崇高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应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及人文社科的综合素养及外语能力。

  六、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侵权行为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总论、著作权法学、商标法学、专利法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法律咨询、社会实践、专题辩论、模拟审判、判解研究、诊所教育、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七、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毕业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8分,包括170课程学分和8创新创业积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八、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