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早知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登录 | 注册

福建高考早知道

[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防灾科技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79807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院系介绍

防灾科技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简介

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前身为人文社科系,成立于2001年。2018年7月正式更名为文化与传播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教研室,灾害舆情研究所、风险传播研究所、生态文学与灾害文献研究所3个校属科研机构,2019年成立文化与传播学院创新创业分院。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2007年广告学专业开始招生,2008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始招生,2017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始招生。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1人,博士6人。中国地震局局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次。

团队科研能力突出,教学质量优异。先后获得2013年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2014年全国优秀博士后成果奖,2016年第十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6年河北省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17年第十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廊坊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第三十五届河北新闻奖一等奖,2020年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佳作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9部,主编及参编教材10余部。新闻传播学学科是学校重点培育学科,分为灾害信息传播、防灾文化传播、新媒体传播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三个专业均实现“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行广告设计、新媒体设计、新媒体传播三个方向的分流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专业任选课17门,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广告学专业培养从事广告创意策划、品牌设计与运营、新媒体设计与应用、新媒体运营、市场营销与研究、新媒体传播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出色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文学审美感悟能力、语文教育和行政事务能力、新闻采编和影像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满足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复合型新媒体信息传播专门人才,能够胜任新闻报道、媒介运营、新媒体设计、新媒体传播等工作。

文化与传播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条件。现有全媒体技术实训室、摄影摄像实训室、数字传媒实训室、人文小剧场、影视文学实训室、舆情会商室、舆情监测室、古典文献综合操作室、古籍数字化机房、电脑图文实训室、画室等12间实验实训室,视觉设计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影视文学工作室、舆情效果工作室等4个工作室,教学仪器设备值1000余万元。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文化与传播学院创新创业分院成立,工作室模式有效运行,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竞赛成效显著。2016年至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达50余项,多个项目进行创业孵化,其中正式注册成立公司3家。在2017至2020年期间,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10项,获奖学生224人次。常年开展由人文大讲堂、人文电影赏析、“感悟经典”话剧展演、微电影节、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设计周等活动组成的“人文大视野”系列美育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防灾减灾行业服务,主要分为防灾减灾舆情服务、防灾减灾科普服务、防灾减灾视觉符号设计三个方面。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特色,积极开展广告设计、新媒体传播等社会服务工作。从2016年开始承担中国地震局涉震舆情监测工作,目前与四川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湖南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江西省地震局、贵州省地震局等6个省局签订舆情服务合作协议。完成吉林省地震局长白山火山监测研究成果数字展示平台建设服务、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救援队员动漫人物形象创作系列作品、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形象系统及视觉物料设计项目、甘肃省永靖县旅游文创系列产品开发设计等。


来源:福建高考早知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