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人系统研究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无人机研究的单位,1959年在首都机场成功实现国内第一次无人机自动起降飞行。196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国内第一个无人机研究室,1964、1979年原国防科委、原国防工办先后批准成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设计研究所,2016年6月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是学校直属的专科科研机构,聚焦无人系统技术发展前沿,组织开展天、临、空、海、陆、潜无人系统技术发展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系统设计、集成验证等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国际化交流、跨领域合作,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与研制一体化发展特色的高水平无人系统研究平台,不断推动无人系统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目前拥有40余名专职科研队伍,高级职称人员占50%,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4名。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先后建成了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包括:新概念飞行器一体化设计中心;智能控制与导航技术仿真试验室;活塞发动机高空环境模拟实验室;新能源动力先进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等。具备了开展先进无人飞行系统技术研究的良好条件,2016年获批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无人系统研究院充分利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宇航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综合优势,攻克了大型无人机系统的诸多关键技术,先后研制了“无侦-五”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长鹰”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等,并列装部队,产品具有高自主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技术特点,实现了长航时、大载荷、集成化、智能化的使用指标,在大型、高空高速、长航时无人机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近5年以来,研究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科技部863重大专项、总装备部重点基金与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航空航天厂所横向合作课题等研究项目,在无人机多学科综合设计、高精度定位和自主导航、高抗干扰数据链技术、无人机自主控制与决策、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预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