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即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门包含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综合学科。人工智能是从计算机应用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及延生人类智能科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AI就业前景和行业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目前是国家战略,在这个指引下,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类的毕业生只能从事IT口的相关职业,这些人才的就业面是很宽泛的。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结合也不断加强,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
案例一
手机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离我们最近的工具。用美颜相机拍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刷脸”解锁手机、指纹支付等都是人工智能的范畴。
案例二
比如人工智能+医疗。以肺结节辅助诊断为例,通过大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对肺结节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与识别,将探查到的疑似结节标记出来,既可以代替医疗人员进行重复的机械性工作、提高效率,也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人才缺口目前很大,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目前行业发展同步。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
为何人工智能人才如此稀缺?有互联网培训专家分析称,目前,国内外企业均把人工智能看成下一个变革的主要力量。AI技术人才,则是主导这一变革的中流砥柱。
人工智能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目前如BAT、华为等为首的巨头,以及大疆、商汤等一系列新兴独角兽企业,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巨大。每年的毕业生抢人大战很激烈。
硕士起薪在25万至35万年薪,博士会更高,个别优秀博士可以到50万至100万年薪不等。另外这个行业里从业3年至5年的优秀人才,也能够获得60万至100万左右水平的年薪。岗位通常是研发岗。这类岗位压力大,对技术跟踪和实现需要有较强能力,同时对于实际任务中的难题解决,理论结合实际要求很高。
3
哪些院校开设了AI专业?
在人才市场巨大的需求推动下,2017年以来,一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专业在高校间开启了一波兴建潮。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教育部不久前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4
AI有哪些对口专业?
人工智能相关均属于工学门类,修业年限为4年,并被特别标注为“新专业”。
分别有以下这些专业: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工作:
1、分析、研究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等技术并加以应用;2、研究、开发、应用人工智能指令、算法;3、规划、设计、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4、研发、应用、优化语言识别、语义识别、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5、设计、集成、管理、部署人工智能软硬件系统;6、设计、开发人工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学AI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准备,因为AI需要非常广泛的知识面和训练,需要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有很好的数理基础功底,对统计学、概率论等知识需要有很好的理解,同时对于计算机系统、算法也需要有很好的基础素养。另外,还需要了解一些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和工程学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发展更顺利。所以打算学习人工智能这个专业的同学首先需要确定个人的爱好和志向是否在此,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