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各行业平均工资,从公布的数据当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城镇私营单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平均工资均在各行业当中排名第一,金融业的平均工资也均在各行业当中排名第二。于是,很多学生都对IT行业、金融业充满了向往,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专业、金融专业也成为很多家长眼中最好的专业,但是,在这些专业大热的情况下,有些“坑”,高考考生应该知道。
一、计算机专业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高就业率、高薪酬,让计算机专业成为近几年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对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有着很高要求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学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其实,在几乎每一所大学的每一个计算机专业,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学不会计算机专业,而且办学层次越低的高校,这样的比例越大,这跟在高中总是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不会物理一样。所以,如果你在高中对数学、物理非常排斥,那最好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计算机专业。
二、电子信息专业一般都需要考研
计算机专业在本科毕业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份工资待遇很不错的工作,但电子信息专业就没有这么幸运。电子信息专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类专业不仅学习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学起来比较难,各种原理、定理晦涩难懂,而且课程非常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信息专业在本科毕业后很难找到好工作,虽然学得比较辛苦,但这类专业在本科阶段学到的都是皮毛。所以,如果想找到好工作,电子信息专业一般都需要考研。
三、金融专业非常偏“理工”
在高中,为了学习得更加轻松一些,很多学生会选择文科,但他们可能没想到,金融专业这个最热门的文科专业却非常偏“理工”。金融专业虽然属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但这个专业却对数学要求很高。其实,金融专业要学习很多数学课程,比如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而且越是顶尖名校的金融专业,对数学要求越高。一位招生老师就针对金融专业说过:“如果你不会金融,我可以先把你招进来再教你,但如果你不会数学,那我就没办法了。”
四、金融专业就业率其实并不高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金融专业很高大上,学习金融专业,就意味着将来能找到一份工资很高的工作。在这几年的高考录取中,无论是985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金融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非常高。但是,等到毕业,很多学金融的学生都后悔了,因为金融专业虽然平均工资比较高,但就业率并不高。另外,即使进入金融行业,大部分毕业生也都是干着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工资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所以,非重点高校的金融专业,高考考生需要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