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物理考试大纲和说明的变化
变化一: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一段第一句,由原来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变化二: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二段中,由原来的“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变为“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变化三: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二段中,由原来的“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变为“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变化四: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部分第二段中,由原来的“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变为“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变化五:题型示例部分例12由原来的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0题换成了2018年全国卷I的第20题。
【原题】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答案】BD
【说明】本题结合地球所处的近太空卫星目前的实际状况,将卫星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原因限制为一个因素进行设问,考查考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难度适中。
【换后】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 )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答案】BC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考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规律等,通过分析推理做出正确判断。试题以最新的科研成果设计问题情境,引导考生关注宇宙、关注科学,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该题属于较难的试题。
2019年物理考试大纲和说明的解读
1.考点内容不变
2018年和2019年的考试大纲中考点、考点级别、考点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均无大的变化。现在正处于新旧高考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考点内容的几乎不变是为了保障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这就预示着高考命题也会保持稳定的原则,即继续坚持“一体四层四翼”的原则不变。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于一体的核心立场,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为考查目标,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为考查要求。所以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在考查方向上和难度上会与2018年基本持平。
2. 考核目标指导方针微调
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变化一、变化二、变化三和变化四都是考核目标指导方针的变化。变化一加上“思想道德素质”,这与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保持一致的,高中物理的教学也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变化二加上了“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变化三加上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变化四加上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8年发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中提出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物理核心素养目标,物理核心素养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变化四与这一核心是相通的;物理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要素就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作用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和品质”,变化二和变化三也就是物理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要素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考纲这一变化是源于新课程标准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利于发挥高考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所以2019年高考命题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那些联系学习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实验中可能会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题型示例变化
题型示例是高考命题的指挥棒,指引着高考题的方向,也就像高考题的影子,考试大纲的说明中题型示例部分例12由原来的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0题换成了2018年全国卷I的第20题。
换后的题用引力波这一最新的科研成果设计问题情境,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引导考生关注宇宙、关注科学,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由此可见万有引力与航天在2019年高考命题中仍是高考热点。
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1.把握主干,注重基础
高考考试大纲中考点内容没变化预示着高考命题会继续保持稳定,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考纲中的主干知识年年必考,具有连续性,所以备考中对主干知识要足够重视,重点发力。例如共点力平衡条件、 牛顿第二定律、天体运动、带点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等,每年都会考,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总结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估计试题的难度与2018年一致,所以备考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尽量少做一些偏难的题目。
2.重视核心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考核目标指导方针微调源于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所以物理备考中也要重视物理核心素养的提高。物理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要素目标和科学思维要素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备考中要注意增加一些联系生活和联系实际的STSE物理问题,实验题中要重视设计性实验的训练,这样有利于体现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关注航空航天等社会热点
2018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我国发射卫星36次,美国28次,俄罗斯17次,在次数上勇夺2018年全球冠军。北斗地图APP于2018年5月1日正式上线,12月27日,北斗系统通过1年19星的密集发射,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现已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迈入新阶段。嫦娥四号更是压轴大戏,并入选了2018年全国十大新闻,2018年5月21日,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 “鹊桥”是世界首颗运行于拉格朗日-2点的通信卫星,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高考命题很可能以这些航空航天的热点问题为情境设计问题,另外,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也要引起关注,比如港珠澳大桥施工中我国自创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海底沉管技术,高考命题很可能以此为情境设计运动学问题、动力学问题或能量问题等。
2019年高考处于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三物理的复习备考工作要紧密依据考试大纲和说明的要求和导向,优化备考策略,稳中求进,抓细落实,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2019年高考一定会再创辉煌。
作者:河北省内丘中学 侯建敏
侯建敏,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现工作于河北省内丘中学,2014年-2017年参加河北省邢台市联考命题。2017年1月,在《智慧引航》杂志上发表动量守恒定律新题鉴赏,物理3-1模块新题赏析电磁感应新题赏析,并担任《智慧引航》杂志“新题鉴赏”栏目特约撰稿人;2017年5月,在《天利原创卷》命制原创试题。
考试大纲分析
2019年化学考试大纲相对于2018年的大纲无明显变化,稳定的考试指向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复习教学。
分析近几年考试大纲的调整情况(特别是2017年的大幅度调整)可以为我们的备考复习指明方向:在认真复习主干知识的前提下,应重点关注高频考点及知识盲区。
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
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部分
关注电子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化工生产中的条件控制(pH调控和温度调控),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3.有机化学部分
关注根据信息(直接提供信息或信息隐含在题干、流程图中)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4.化学实验部分
高考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要关注实验装置的选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5.教材版本部分
关注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教材的差异,复习时取最好的并集;研究教材的各种板块,如思考与交流、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练习与实践、问题解决、学与问、实验等,它们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力。
6.题型训练部分
经典题型不会每年都考,不等于不考,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无机框图推断等。对于必考题型,如工业生产流程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模训练,培养学生在陌生情景中,根据已有经验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
考点精准预测
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的高考命题,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选择题中通过成语、诗词等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古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通过古文或谚语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类考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试题会一直成为今后高考的热点题型。
2.图表信息,考查知识获取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生应能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与之对应,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图表题。这类试题以图像、统计图、表格、模型等为信息,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有机推断与合成图、实验流程图等也属于图表),这种考查方式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具体体现,是高考的主流题型。
3.原理综合,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在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的四道化学题中,有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化学原理综合题的命制具有广阔的空间。这道试题通常以新材料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或对污染的治理、重要物质的制备或性质等问题为切入点,将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还会涉及图象或图表,题目的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较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变化观点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以真实的情景为依托,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定量实验,考查综合实验能力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考题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教材内容到实际应用,这是高考中加强能力测试的必然走向。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是化学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因此定量实验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定量实验题的特点是阅读量大,信息多,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定量角度考查考生的计算推理能力。分析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这类题目的考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则是通过实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二则是通过计算进一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或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解答这类题目必须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检验方法,熟练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技能。
5.宏微结合,考查物质性质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层面研究物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用微粒的观点审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预计,体现宏微结合观念的试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例如,给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推测其性质,或给出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组成。
6.试题选材,注重态度责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较高层次的价值追求。2018年高考试题的设计借助多种素材、知识点及情景设置不同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突出化学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赞赏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等理念。预计2019年高考的化学试题仍然会以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污染的治理或废物利用等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江苏省常州市横山桥高级中学 李万春
李万春,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首届名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潜心研究高考,成果丰厚。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教研文章数千篇,主编或参编40多本教学辅导用书。
“宏观”概览明“趋势”
“考纲”的“宏观”释读,指以近5年“考纲”的前言、目录、总纲和学科基本结构等关键“词”“句”为指标,对比四者的异同,从而分析并明确其演变的基本趋势,为高效备考提供方向性指导(见下表)。
2015—2019年“考纲”变化概览汇总表
2015年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
前言 | 指导;规范;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课程标准;教学实际;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考试说明;依据;解释权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目录 | 语文;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 无变化 | 总纲;语文;汉语;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总纲 | 无 | 无 | 选拔性;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 无变化 | 无变化 |
学科结构 | Ⅰ.考试性质(选拔性;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 Ⅱ.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 | 无变化 |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 无变化 | 无变化 |
纵观表1,可以发现:
1.“前言”内容相对稳定
突出了“考纲”的重要地位,明确了“考纲”的制定依据,规定了考试的基本细则,并明确了“考纲”的最终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2.“目录”内容“稳中有变”
“稳”的是学科编排顺序;“变”的是总纲从无到有,“汉语文”叙述改为“汉语”。总览“考纲”基本结构,可以发现始自2017年的“总纲”,实为2017年前“学科结构”模块中“考试性质”的汇总、细化与前置。其中的“汇总”,是将2017年前各学科基本结构中内容相同的“考试性质”合并,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
3.“总纲”从无到有
其在位置上进行了调整,而非“无中生有”,可以从中体会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借助“考纲”向教师传递的重要信息:“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考的着力点。如何实现高考评价的体系化?仍然是一个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有三点感悟:
☞学科内的体系化,即学科必备知识、学科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价值的四位一体。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养是目标,价值是体现。如通过“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港、澳回归的基本史实中,学会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而提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体味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自觉切入到“海峡两岸关系”的现实思考之中。
☞学科间的体系化。可以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描述一个人经过历史教育后应该具有的历史特质,即“会用历史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历史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历史的语言表达世界”。其实,“三会”是学科“素养”达成度的衡量指标,更是“素养”时代学科间融汇贯通的高效利器。
☞“考”“学”“教”的体系化。“考纲”所蕴含的“素养”理念为教师打通“考—学—教”三大环节提供了切实的“引领作用”,因为无论是专家的“考”、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绕不开“素养”主题,都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个终极目标,可以说,“素养”是有效弥合“学”“考”“教”间罅隙的有力粘合剂。“总纲”为“考纲”之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学科结构”由繁到简
学科结构模块将“考试性质”细化为“总纲”并进行了“前置”,这一改动直接凸显了“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地位,是一种变相前置,隐性地突出了其在学科应考中重要性。
从“宏观”视角对“考纲”的释读中,可以初步明确考试中心通过“结构性调整”向一线教育工作者传递的种种信息,这些“暗示”有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高考的变化趋势,并积极采取应对举措,从而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
“中观”梳理觅“规律”
“中观”释读,就是探寻3年内“考纲”中相对稳定的方面和环节,从而厘清其蕴含的规律性指标,以便从容备考。基于“宏观”视角的分析,结合2017—2019年“考纲”中“变”与“不变”的基本内容,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依据“课标”,精心制定
从宏观视角看,“2017年—2019年”是“考纲”制定的重要转型时期,无论在总体结构上,还是在具体细节中,都有诸多顺应新“课标”(2017年版)的变化。因此,无论是高三复习备考,还是日常教学,“课标”的中心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它应该而且必须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凸显“素养”,暗藏玄机
新“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以来,“考纲”稳定地彰显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地位。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或教辅资料上,都不应该还存在所谓“多元史观”释读某一历史事件的现象。
3.关照“政治”,立德树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标”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如何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考纲”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一系列关键词汇,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既切合实际,又关照未来,是对现实政治的回应,也是对国家未来大政方针的厘清。
“中观”层面的分析,意在变中觅稳,寻找“考纲”中相对稳定的因素,摸清高考的基本规律,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课标”意识,“素养”意识和“政治”意识,以“课标”为准绳,以“素养”为媒介,密切关照“政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微观”透视育“素养”
“微观”释读,指对学科模块中“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做好“求同析异”的具体工作,分析“变”与“不变”的隐含寓意。就具体内容而言,在考试说明的第一句中,将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要求,”改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2019年全国卷考试范围与相比,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只是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获取与解读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一目中,将示例3更换为2013年全国卷Ⅱ的京剧脸谱的试题。同时将“描述和阐释事物”——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一目中的示例9换成了2014年海南卷美国企业使用流水线的试题。
在“考纲”的微观释读中,大多数教师都密切关注“变”的部分,因为诸多“不变”貌似会让教师的复习备考无处着力。但笔者以为,“变”固然值得高度关注,对于“不变”信息的态度与方法,才是教师应该深切思考并努力探究的问题,况且“不变”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因为对于这些相对稳定的长效考点,教师只有学会以“变”的态度去释读,方可顺应高考的“应用性”与“创新性”要求。
“微观”视角的释读,更多地考量着教师的历史学科素养。新课改下,历史教师要牢固树立“博观而约取”的资源意识,以“变”的视野拓展、充实并完善“考纲”中“不变”的内容。所谓“博观”,主要指教师的阅读面一定要广,不仅阅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历史专业著作和教育教学期刊,还要涉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甚至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等。“约取”,指具体到教学实践层面,教师要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根据课标、“考纲”和学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彰显个性风格地为我所用,进而提高备考效益。“博观”是前提和基础,“约取”是方法和路径,发展学生能力和提升生师素养是根本目的。作为教师,要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切实提升自我的学科素养,以自己的“言”和“行”影响学生,切实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综上所述,“三观法”释读“考纲”是科学备考的必由之路。“宏观”释读意在明确“结构性调整”中的隐含信息,以便准确把握高考的变化趋势,积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中观”层面的分析,意在变中觅稳,在稳定中摸清高考的基本规律;“微观”释读意在从细节上把握“考纲”考点,并基于社会现实需要拓展阅读以充实教学内容,从容应对“新材料”和“新情境”,切实让“素养”落地生根!
作者:安徽省六安中学 盛刚
盛刚,现为安徽省六安中学历史教师,六安市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中学高级职称;民盟盟员,新疆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近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考试》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高考培优”系列教辅资料《五年高考培优》(已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高考试题评析”部分的编写;承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北师大出版社)重点实验室项目“京师教学资源及服务平台”中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部分教学设计及课件编写任务;参编何成刚老师主编的“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丛书“中国古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已出版)部分内容(约4万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