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杭州师范,相信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我们的“马爸爸”,他就是从这里走出来,创建阿里巴巴,
其次就是毛不易,一曲《消愁》唱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虽然他们的成功与杭州师范大学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也不影响杭州师范大学的名声。
学校历史
杭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在1908年创建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这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
在1978年的时候学校将名字改成了杭州师范学院。
在2000年又把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学校收入囊中,
在2007年的时候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学科优势
杭州师范大学设有本科专业72个,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国家特色专业就有5个,省级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有34个。
学科评估中评分最高的是外国语言文学和艺术学理论都是“B”,而作为师范高校的代表性学科教育学与生物学,公共管理美术学一道,评分都是“B-”,剩下的还有11个专业也入选了学科评估我们就不一一列出。
虽为师范类高校,杭州师范大学也一直努力将师范这两个字去掉,向着杭州大学来改变,争取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大学。而且在师范类的师资上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是在师范类专业上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在。
其次值得关注的就是阿里巴巴商学院,从名字就能看出偏向,而且马云还挂着院长的名头,虽然毕业之后不会拿到阿里的offer,但也是杭州师范值得首推的选择,专业的偏向也是互联网电商方面为主。
杭州师范大学
师资科研
学校拥有三个校区,专任教师1500余人,还拥有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39人。
值得一说的是在杭州师范大学发展比较好的阶段(大概2013年前后),从浙大挖来老校长,顺带也挖来了不少浙大的老师,但由于各种原因,老校长调离,一部分老师也离开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留了下来,所以在师资上也是可以的。
杭州师范大学
现在学校还有着一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部级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7个,再加上9个创新团队和1个省级省级的新型高校智库。
在2018年的ESI国内综合排名中排在94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数也排在是省内高校的前列。论文的自然指数也是连续三年进入内地高校的百强。
杭州师范大学的校际合作也做得有声有色,与美英韩还有台湾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与堪培拉大学合作开办硕士学位,与美国的大学联合开办孔子学院。
招生就业
杭州师范大学在省内的高校中排在一个中等的位置,排在第一的毫无疑问有且只有浙江大学,但是排在这之后的还有浙工,浙师大,宁大,温大等都给杭州师范大学带来不少的冲击。
从专业就业的角度来说,杭州本地的教师最起码要求是有硕士,而且还是要偏向985和211的,而次一点的地方,比师范类就业肯定比不上浙师大,所以在本地就业就有一点劣势。
杭州市政府也一直希望把杭州师范大学打造成杭州教育的一个名片,所以经常能达到从市方面来的拨款,在其他配置上也是一流大学的标配甚至还比一般的一流大学的配置还要高,但是在核心的教学问题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所以学校的录取分数也相对没有那么高,在一些省份还是开设了二本招生。甚至就算是一本招生,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是因为该省进行了一二本合并,对比一下批次线就不难发现在很多省份的分数就是二本接近一本的水平,所以对于杭州师范的选择定位也相对比较明确。
下图为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部分省录取分数数据
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部分省录取分数数据
在学校的附近也密布了各种高新技术相关,淘宝城,梦想小镇等都包含在内,杭州未来的科技城落子也跟杭州师范大学有着密切联系,新的地铁线也紧跟着规划铺设,未来也会向着更好转变,但是现在的发展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