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尖子生可以报考同济大学建筑类专业了!
同济大学2022年推出顶尖文科人才招生和培养新举措,针对顶尖文科人才开设建筑类试验区,
欢迎各位文科优秀考生报考。
01
培养目标
培养科学与人文并重,技术与艺术交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扎根文科、融汇理工的美丽中国设计师。通过设置面向文科类考生建筑类实验区,在本科一年级设置适合于建筑类、设计类各专业的基础培养课程,使文科尖子生掌握建筑类、设计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各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获得初步的实践能力和设计经验,以适应考生能够在本科阶段更好地融入相关的专业学习,最终培养具有综合学科交叉能力、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思考、富于创新的设计类专业的开拓者和各专业领域的领导者。
02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建筑类、设计类专业依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两大学院,下设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专业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相关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一直居于中国前三位,各个专业均在同济大学以及我国学科相关学科建设中名列前茅。
在国际学科排名中,建筑与建成环境学科2021-2022年QS排名全球第13名,艺术与设计学科2021-2022年QS排全球第12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同时,相关专业教育坚持以现代建筑学与设计学的理性精神为灵魂,以国际学科前沿的跟踪交流为背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发展方向,强调多专业合作及国际合作,形成了扎根本土、放眼国际、服务社会的独特培养体系和培养特色。
建筑学专业本科基础教学作业
城市设计专业本科三年级教学作业
03
师资队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有全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40人(包括外籍教师18人),全职管理人员59人。共有教授和研究员9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97名。高等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17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52名。另有兼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19人(包括国际教师123人)。学院国家级高端人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等。学院还聘请贝聿铭(Ieoh Ming Pei)、安藤忠雄(Tadao Ando)、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格兰·马库特(Glenn Marcus Murcutt)、伊琳娜·博科娃(Irina Georgieva Bokova)、华安·克洛斯(Joan Klos)等名家担任名誉教授;聘请魏敦山院士、张锦秋院士、王澍教授等担任兼职教授;聘请伊纳克·阿巴罗斯(Inaki Abalos)、斯凡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等担任合作研究海外学术大师。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共有教职工153名(含外籍教师32名),其中全职教师74名,兼职教师16名,双聘教授3名,专职研究人员20名,行政人员40人。学院聘请了Yrj? Sotamaa担任名誉院长,Don Norman、Carl Bass作为名誉教授。2014年,学院开始正式实施ADJUNCT兼职教师系统,利用上海地域优势,聘请世界优秀设计机构的设计师、设计研究和管理人才在学院授课。这些兼职教授包括许平、Ken Friedman、Leung Ming Kin、蔡军、Peter Vesterbacka、朱哲琴、Richard Hsu、John Mathers、杨光等一批在各研究领域内有突出成就的教育家和设计师。
设计课教学日常
04
科研平台
进入新世纪,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遗产保护”和“数字设计”为学科新的发展重点,依托重点研发和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并与教学互动,组建“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建立“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在建筑遗产保护技术、数字设计建造等方面成果众多,形成了学科群整体发展优势。设计与创意学院也通过和国际顶尖设计学院建立双博士项目、设计主题研究实验室开展高水平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创办高影响因子国际设计研究学报和设计杂志等方式,架构了系统的科研平台。
数字建造实验室与机器人建造实验研究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平台
05
国际交流
依托上海的地域优势和学校国际化的特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充分发挥同济建筑 “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形成完善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先后与海外100多所院校开展了包括学分互换、学期交流、暑期学校、联合工作营、国际竞赛、双学位联合培养在内的各种国际合作项目,与17所国际知名建筑院校建立了双学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机制,开展了第一个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学生的本科项目和全英语教学的本科项目,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形成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体系。通过高频率、大规模引进国际一线大学教授短期教学,学院每年举办150场以上的国际学术报告会,扩展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国际重要的建筑学教育和学术中心。
同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也与50余所世界著名设计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包括芬兰阿尔托大学、丹麦科尔丁设计学院,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韩国科学技术院,日本千叶大学等。合作方式涵盖学生交换、教职人员交流、合作研究及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学院现有国际双硕士学位项目11项、双博士学位项目3项。学院非学位校际交流项目,也涵盖了全球大部分顶尖设计学院。
建筑类专业国际合作交流设置与项目
建筑类、设计类国际合作教学日常
06
未来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类和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深造以外,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包括:各级政府的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机构,房地产公司等企业单位,大专院校、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自主创业等。
在2022年度国际QS全球毕业生竞争力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居大陆高校第8位,毕业生工作5年平均薪酬排名位列全国第2位。其中,建筑类、设计类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酬均位列于全校相关专业前列。
07
招生对象和报考方式
本招生计划面向文科招生省份中未在文科投放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类的招生计划或选考科目限制无法报考的各省顶尖文科类考生,具体与各省招生组联系(包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内蒙古、吉林、青海等省份)。
2022年度报考方式为,报考同济人文科学试验班或社会科学试验班,入学后直接进入建筑类实验区,与建筑类学生一起培养。
欢迎各省文科尖子生报考同济大学建筑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