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
我国目前共有高等学校3005所
而在这数千所大学中,有一类学校总是格外显眼
那就是——以 省份 命名的大学
不得不承认,大学是一个地区最闪耀的名片
说到福建
大家总会首先想起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那么,为什么没有“福建大学”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吧!
“福建大学”的前世今生
一、全国有多少以省命名的大学?
二、福建为什么没有福建大学?
三、当初的“福建大学”去了哪?
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大家一定都听过不少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 可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个这样的学校吗? 一起来数一数 有2所,分别是: 香港大学 澳门大学 4个直辖市都有这样的学校,分别是: 北京大学 天津大学 上海大学 重庆大学 有5所,分别是: 广西大学 新疆大学 西藏大学 宁夏大学 内蒙古大学 有18所,分别是: 吉林大学、辽宁大学 河北大学、山西大学 山东大学、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安徽大学 湖南大学,浙江大学 江苏大学、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贵州大学 海南大学、青海大学 黑龙江大学、台湾大学 据统计,全国共有29所以省级行政区命名的大学 显而易见的是, 这些大学大部分都在985、211之列 不仅名字如雷贯耳,院校实力也非常强劲 而全国只有5个省份没有这样的大学 分别是广东、江西、陕西、甘肃 和我们的大福建 ...... 福建为什么没有“福建大学”?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来探讨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 福建省高校演变史中确实曾出现过“福建大学” 比如,今天的厦门大学 历史上就曾差点更名为福建大学 这件事还得从厦门大学的校史说起: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但由于在1929年就遭遇了经济危机,到1937年时已难以持续,此后他将厦大无条件献给国家,交给政府接办。1937年7月,厦大改为国立大学。 1939年,有人向当时的教育部建议撤销厦门大学,并将它合并到福州改为福建大学。教育部接受这个建议,报请批准。 1940年,回到国内的陈嘉庚先生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他说:”厦门大学因厦门岛而得名,这里是福建惟一的深水港,也是主要的进出口岸。 简单说一句,它是福建的大门,千千万万生活在东南亚的华侨要经过的大门。厦门大学的校名,同本人的姓名无关,尽管事实上是本人创办这所大学,而且独资维持16年之久,只是因为30年代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了生意,才被迫交给政府。就是这样做,也是无条件的。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或者有什么需要改变厦门大学的校名。” 在陈嘉庚先生的据理力争之下,厦门大学最终被保留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发展演变至今天,已然成为了福建省最亮眼的“高教招牌”,在全国名列前茅。
看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问:
那所曾经出现过的“福建大学”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急,我们继续看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据资料介绍,福建大学(Fujian university),前身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私立福建法政学堂。 其发展史大概是这样的: 1911年,在福州成立了一所私立福建法政学堂,后改名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在1925年,改称为福建大学。 然而,短短两年后,福建大学又恢复原来名称,并在1929年更名为私立福建学院。 不过虽然只以“福建大学”的名字短暂存在了两年,这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却也配得上这个名字。 学校是福建近代史上一所培养法政专门人才为主的高校,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私立法政专门学校之一。在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博览会上,福建大学在全国公私立38所的法政学校中名列第五,在全国私立法政16校中名列第二。 福建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的法律、政治、经济人才,这些校友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校友活跃在社会的舞台上,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着他们的才智。
那么这样厉害的大学,后来去哪了?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写的:
*点击可查看大图*
福建大学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更名改办,之后以“私立福建学院”的名称继续办学,在1936年的学科调整中开始逐渐分化: 法科和商科最终并入了厦门大学,而金融和法学正是如今厦大的王牌专业之一;农科则归并至当时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和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成的“福州大学”。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福州大学”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那所“福州大学”,而是日后的“福建师范大学”,今天的福州大学创办于1958年,此时还尚未登场。
到底是怎么回事?
继续往下看
另一边,再看农科之后的归属
*为便于理解,只选取部分变革史,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这里“福州大学”农学院和厦门大学的农学院经历一番辗转后合并成立了“福建农学院”,之后又单设了“福建林学院”,没过几年两校合并复办,成立的正是“福建农林大学”! 而“福州大学”之后也经历了几次更名,最后于1972年更名为了“福建师范大学”。 至此,福建大学的演变史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