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家长因为孩子中考成绩不佳,花了高价想通过黄牛买学籍“曲线”进入毛中,不料今年政策收紧,此类借读全部被拒。毛坦厂中学负责人认为,校外人员胡乱承诺与己无关。
目前家长们已经向当地警方报警,大批买卖学籍的黄牛被抓。据悉,这批已交钱的孩子今年仍可以正常入学。这所高考工厂的产业链正逐步被打破。
来自铜陵的学生小管(化名)今年中考559分,630分是当地普高录取线。父亲管先生不想让儿子读职校,希望能进毛坦厂中学读书。但近年来,“毛坦厂不收借读生了,现在抓得越来越严”。
黄牛给了一条“曲线入读”方式:花钱到毛坦厂中学的合作学校——金安中学借读。所谓“借读”,是通过黄牛,把学籍挂到毛坦厂镇周边地区的学校,然后由挂靠的学校出具介绍信,进入金安中学借读。
管先生说,“毛坦厂中学与金安中学就是两块牌子,一套教学班子,金安中学是毛坦厂中学拥有股份的民办校。”“两所学校老师是一样的,进入金安就相当于进毛坦厂中学。”
一般黄牛报价,中介费1万元,买学籍1万元,进入金安中学根据班级不同另外交钱,(“好班”7000元,“中班”5000元,“普通班”3000元),再加上所谓的加急费,价格一般在2.4万-4万元之间。
若有亲朋好友介绍,有优惠。管先生一共给了黄牛3.1万元,最终,黄牛在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帮小管买到了学籍,晓天中学给小管开具了一份“借读介绍信”。
晓天中学给学生开的借读介绍信
介绍信显示,“某某同学系我校办理2018级高中阶段在籍学生,经家长和学生申请去外校就读,我校同意该生随家长去贵校借读,并保留该生学籍,请予接收。”黄牛告诉管先生,只要拿着这个介绍信,就能到金安中学“借读”。
11月23日,小管等人竟被金安拒收了。政策的突然收紧让家长们无法接受。“钱打水漂事小,孩子无学可上事大!”
通过黄牛买相关学校学籍,然后进入金安中学(毛坦厂中学)借读的惯例已经存在好多年了。
据家长介绍,作为跳板的相关学校,一所是舒城晓天中学,另一所是六安市振华职业中专学校。他们购买的学籍就是这两所学校的。之后,家长们凭这两所学校出具的“借读介绍信”,就能到金安中学借读。
据一位来自合肥的家长说,儿子九月份以来是在舒城晓天中学读书,通过黄牛办理了学籍。晓天中学距离毛坦厂镇18公里。
当地的黄牛们都向家长承诺,只要先在金安中学读一年高一,高二就可以转入毛坦厂中学。
金安中学
今年11月21日、22日是金安中学对外招收“借读生”的日子。原本,不管是普高学籍还是职高学籍,都可以进入金安中学借读。管先生说,“但是(金安中学)突然说不收我们了。”
其实早在2016年8月,六安市教育局就发过关于规范普高借读的通知,严禁接收同城范围内包括县域内普通高中学生借读,普通高中不得接收未被其他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借读。
黄牛的上述种种操作已经违反了当地普通高中借读的相关制度。也许是当地对于这项招生政策执行不到位,往年此种操作都能安然入读。今年金安中学突然拒收借读生,应该是当地政策收紧导致。
11月27日上午八点不到,六安市毛坦厂镇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家长。
这几天,在毛坦厂镇,很多家长和孩子一直在四处奔走,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有这种情况的据说有数百人,来自全国各地,花费从一万多元到三四万元不等。如今不仅是花了钱,很多考生学籍已经办到安徽六安周边的学校,只等借读。
11月27日上午8点不到,六安市毛坦厂镇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家长。据悉,交了钱的学生今年可以正常借读,但条件是先备案并提供黄牛信息。
一位家长表示,这件事出来以后,警方抓了不少买卖学籍的黄牛,现在家长必须提供黄牛信息,否则就无法办理入学借读。
在毛坦厂中学北门等处张贴着由镇政府、派出所和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的公告。这份今年4月1日发布的公告称,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经营中介和“黄牛党”等规范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其中提到如果从介绍借读,房屋租赁中牟利金额巨大,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也许,这也是本次严打黄牛党的一个信号。在毛坦厂中学北门等处张贴着由镇政府、派出所和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的公告。
毛坦厂镇派出所民警表示,受骗家长可先到政府开证明,再到派出所报案,受骗的款项警方会帮助追回。
与金中一墙之隔的毛中否认黄牛事件与自身有关
金安中学是一所民办高中,与毛坦厂中学一墙之隔,那么,这次发生的金安中学“借读”事件,毛坦厂中学是否知情?
毛坦厂中学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表示,校方一向对外强调,家长们不要轻信黄牛允诺可以进入毛坦厂中学就读的言辞。毛坦厂中学的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招生政策,招生范围是六安市金安区,不收取借读生。“借读纠纷是金安中学的,我们跟金安是合作关系,具体的情况得问他们。”
金安中学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招生按政策来,具体情况并不清楚,金安中学今年也不招借读生。
毛坦厂中学这样一所公办学校与金安中学这样的民办学校合作,收取“借读生”如何定性?在借读生问题上又该如何规范?对此,金安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未做回应,只表示已叫停金安中学收借读生的行为,今后也将严令禁止学校收取借读生。
此次对于毛坦厂中学招生黄牛的打击,在当地引发不小震动。有的黄牛连夜退钱,但依然难逃警方调查。
有当地人认为,对于黄牛党的打击,是一种迟早要来的惩罚,也可能是一种敲打。因为早在 2015 年,就有媒体曝光称,毛坦厂中学需先办学籍再借读,黄牛全都明码标价。而这次公告,还提到了整治房产中介行为,规范陪读家长租赁市场。
从这一批数百名高一学生来说,凭职高学籍最终能够进入金安中学借读,是一种特殊处理方式,并不代表其符合政策。有知情人分析,这也许是最后一批职高学籍学生能够进入金安中学借读。
而在金安中学,还有从全国各地来的复读大军。这一届复读人数多达1.2万人。这些学生和家长希望“高考工厂”军事化的学习模式能让他们梦想成真。
每天5点起床,一直学习到晚上11点。除了学习,吃饭、洗漱都必须争分夺秒。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氛围下,“就看你熬不熬得下去”。
此次“借读生”事件,对于一心想要将孩子送到毛中这座熔炉里锻造孩子的家长来说,明年可能不再行得通。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机械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以后,“高考工厂”周边生态或将逐步改变。
数百学生高价进毛坦厂中学被骗
仅仅是“黄牛”太猖獗?
郭慧岩
提起“黄牛”,我们并不陌生,最熟悉的莫过于那些倒卖火车票的“黄牛”,医院卖名医挂号的“黄牛”。而“黄牛”还能开发“新牛种”,想进入名校上学,“招生黄牛”也能手眼通天、大展雄风。即使不能“直捣黄龙”,他们还能“曲线救国”,总之,没有他们办不到的。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花了3、4万,从“招生黄牛”那儿买了学籍,可当他们准备“曲线”进入毛坦厂中学时,却被告知“此类借读生全部被拒”。也就是说,孩子们可能无学可上。
孩子择校借读,“黄牛”帮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看似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但损害了教育公平。将学籍、借读名额等“明码标价”进行买卖,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更严重的是,这种现象还会滋生出新的腐败,因为“黄牛”收取的高额费用就不会正常进入学校账户,只会被“黄牛”和各种“通关”环节中的有关权力者瓜分。
对这种现象,当地本就应坚决打击,但绝不能就此止步,尤其要从“招生黄牛”入手,查查他们的“牛气”到底哪来的?
报道中提到,被骗家长称“按惯例花了三万”“往年此种操作都能安然入读”。其中,“惯例”“往年”等词值得玩味,也就是说,这种操作已持续多年。
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曝光,毛坦厂中学需先办学籍再借读,黄牛全都明码标价。这不知道有没有经过当地教育部门的“批准”,反正通过这种操作,许多孩子、家长“如愿以偿”,“招生黄牛”也赚得盆满钵满,“皆大欢喜”。
极为讽刺的是,早在2016年8月,六安市教育局就发过关于规范普高借读的通知,严禁接收同城范围内包括县域内普通高中学生借读,普通高中不得接收未被其他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借读。
政策早就放那儿了,规矩也早已立好了,但买卖入名校“名额”的行为却没有管住,是谁纵容了他们?政策收紧了,今年就不招生了,是不是待明年政策宽松了,一些人又可以“重操旧业”了?
显然,“招生黄牛”能够大行其道,关键在于相关部门政策执行不到位,好好的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加之管理漏洞下的权力寻租,助长了他们的“牛气”。
“招生黄牛”能兴风作浪多年,隐藏背后的“内线”恐怕也是其“牛气”的重要“后台”。购买学籍、安排入学等等这些操作,单纯靠“黄牛”本身恐怕无法完成,学校甚至教育部门的“鼎力相助”肯定少不了。或者也有理由怀疑教育部门的个别人可能就是“黄牛”。
万幸的是,这批已交了钱的孩子今年仍可正常入学。但这种名校催生的畸形产业链,不仅仅是毛坦厂中学独有现象。
这个产业链中,“招生黄牛”的“掮客”作用不能忽视,相关部门不妨探探“黄牛”背后涉水多深,斩断这种畸形利益链,该叫停叫停,该问责问责,彻底打掉“牛气”的推动者,还教育环境一片宁静。
(来源:长城评论 作者:郭慧岩)
黄牛买卖学籍 毛坦厂中学难辞其咎
熊志
近日,部分家长向媒体爆料,孩子中考成绩不佳,花了高价想通过黄牛买学籍“曲线”进入毛中,不料今年政策收紧,此类借读全部被拒。目前家长们已经向当地警方报警,大批买卖学籍的黄牛被抓。而毛坦厂中学负责人认为,校外人员胡乱承诺与己无关。
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一样,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尽管外界批评颇多,但考生和家长仍然趋之若鹜。两所学校周边房租水涨船高,是学籍溢价的典型缩影,此次学籍买卖形成产业链,花三四万才能曲线入学,进一步说明学位供不应求到了何种地步。
新闻提到的曲线入学,还未必是进到毛坦厂中学。买到学籍的学生,买到的只是毛坦厂中学合作学校,也即金安中学借读的资格。因为该校是毛坦厂中学持股的民办学校,同一套师资和管理体系,所以借读资格才卖得出价钱。
毛坦厂中学否认牵涉其中,正是以违规出手借读资格发生在金安中学为由,但二者既然是持股合作关系,毛坦厂中学当然难辞其咎。
对那些家长和考生而言,花钱买学籍,图的无非是毛坦厂的招牌,以及典型的毛坦厂式的教学模式。作为高考体制的大赢家,一边用自己的旗号收割学生,另一边将责任转嫁给合作的民办学校,以此来金蝉脱壳,进行风险切割,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而且几年前媒体曾有过起底,毛坦厂中学可以“先买学籍再借读,全都明码标价”,而一些买学籍的学生在金安中学借读一年后,可以进入毛中。作为高考工厂而存在的毛坦厂中学,自然难言清白。当然同样值得追问的是,买卖学籍的地下产业链,为何会死灰复燃、禁而不绝?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严禁高中阶段学校变相招收借读生,而2016 年 8 月,六安市教育局也下发通知,严禁接收同城范围内的普通高中学生借读。
相关政策指令十分明确,学籍买卖禁而不绝,除了反映出教育管理的失职外,更说明当地的教育资源配置极度扭曲,对毛中学位的疯狂需求,导致学籍买卖的套利空间,远远高于潜在的风险,让黄牛铤而走险。
不过相对于黄牛,更应该彻查的是牵涉的学校,包括毛坦厂中学。通过买学籍“借读”来曲线入学,这种违背招生制度的操作,学校不默许,没有内外勾结,不可能成功。可以说,手握招生权限的学校,才是学籍买卖产业链的主导者。
另外,鉴于曲线入学的产业链在当地早就是潜规则,教育主管部门有没有因参与食利,或者涉事学校的漂亮的高考升学率能提供教育政绩而开绿灯,也得有全盘的调查。
黄牛明码标价地叫卖学籍背后,是中学将入学资格当做了营收的筹码,在逐利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考虑到高考工厂本身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产物,学籍售卖无疑会使本就极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向有支付能力的家庭倾斜,最终加剧社会的不公平,让穷人家庭绝望。
对家长来说,子女教育是天大的事,家长不惜代价投资子女的心理,让学籍买卖在教育公平这个相对敏感的领域,容易形成风险堆积。此次东窗事发后,大量家长聚集讨说法,让矛盾公开化。如果最开始就严格执行规定,完全不至于闹到如此地步。
所以,从教育公平出发,也是基于化解教育资源失衡所可能引发的矛盾考虑,学籍买卖的产业链必须彻底斩断。